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精神变态人格》节选

精神变态人格是最令人恐惧、本质上属于精神病性的一种人格类型。它的外显行为有一部分明显的表现为反社会性。
 
"精神变态"通常用来形容反社会性人格谱系中极端状况。精神变态人格的诊断与外显罪恶行为并无关联,而与内部动机密切相关。即,具有"战胜他人"或者有意操纵他人的固有观念。因此,精神变态人格结构的个体,可以从严重的一端,如:重性精神变态、思维混乱、冲动、施虐者,到轻微的一端,如:温文尔雅,处事圆滑的人。特别是,有一类人,他们具有高度的反社会性,但他们拥有健全的身份认同和现实检验的能力,也能通过使用较为成熟的防御方式来掩饰自己的边缘型或精神病性人格,但其核心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却明显具有反社会性特征。他们表面上属于成功人士,自认为强大无敌、对他人冷漠无情。这些人在竞争中,要比那些忠诚善良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在面具被摘下之前,他们好似都拥有温暖的家庭和美好的友谊(如某些政治家、演艺明星),但骗局揭露出来之后,人们对其丑恶真的是无比惊讶!
 
精神变态人格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婴儿自出生起气质便有差异。这一观点已经得到科学验证。。婴儿会在不同领域发展出各种多样性,如:活跃性、攻击性、反应性、安抚性等。具有反社会倾向的儿童先天性的比同龄人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越来越多的脑科学表明,早期的经历可以改变基因表达,基因可被激活或抑制,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可随个体感知而发生变化,且上述因素都存在交互作用(这也是心理治疗可以改变大脑反应的原因)。童年遭受忽视和虐待会对个体前额叶皮质的发育产生影响,而这一区域正是大脑的伦理中心。因此,反社会人格者的高情感、掠夺性攻击的生物学基础可能并非直接源于遗传,更可能受早年经历和基因表达的交互作用所“锚定”。反社会人格无论原因何在,5-羟色胺水平都比较低,而被确诊的精神病患者也具有相同倾向,上述生物学事实或许可以部分解释这类人格者偏好追求刺激且“迷途不知返”的特性。
 
精神变态患者的大脑回路中管理语言和情感的区域存在明显异常。他们管理情感的能力普遍较差,其感受愉悦的阀限值也高于平均水平。多数人能从美妙的乐曲、工作的胜任来获得情感的满足,但精神变态患者需要更加激烈而震撼的体验,才能感受自身的存在。由于精神变态人群缺乏清晰表达情感的能力,他们往往用行动代替语言,一旦产生感受,不是暴怒便是狂喜。
 
精神变态患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精神变态性个体的主要防御机制是全能控制。他们也会使用投射性认同、解离和付诸行动。
 
精神变态患者,普遍缺乏良知,这不仅体现在超我的缺陷,也体现在他们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依恋。对于重性反社会人格者而言,他人的存在无非是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利用他人是经过精神变态患者深思熟虑且自我协调的。
 
许多精神变态个体在侥幸逃脱自我毁灭和牢狱之灾后,人到中年时会突然“金盆洗手”,出人意料的成为守法良民。这种改变可能是因为生理改变、激素水平降低或体力不支,从而导致了冲动减少。
 
精神变态个体对投射性认同十分依赖,这不仅反映出他们发育迟滞导致的对原始性防御的依赖,也是他们不善言辞及情感幼稚的表现。由于他们不能或不情愿用语言表达,因此获得别人理解的唯一方式便是激起他人身上与自己相同的情感。精神变态患者的解离防御已众所周知,但具体到某个情景时却往往很难评估。解离现象可以轻至低估他人,也可以重至彻底忘却恶性。逃避责任具有解离的属性,是诊断精神变态的重要依据之一,如,对伴侣施暴的人辩称只是“闹矛盾”,或者劣迹斑斑的骗子声称自己“判断失误”,其实都是典型的避重就轻。
 
付诸行动是精神变态个体的典型特征。反社会人格者一方面会生性冲动,另一方面又难以体会控制冲动后的自尊感受。从调查结果来看,他们确切地存在焦虑感的缺失。他们恐惧不安的感受远低于非精神变态个体,也很少出现惊吓反映。
 
精神变态个体的关系模式:
 
反社会人格者的童年常常充斥着不安和混乱。教条式的严厉管教夹杂着过分的纵容和忽视,形成了令人迷惑不堪的生长经历。尤其在暴力型精神变态个体的童年经历中,很难发现恒定一致的爱怜和保护。生活在风雨飘摇、胆战心惊环境下的个体,本该发育形成的早期自我全能感和后期相信全能他人会保护自己的那种自信,将难以形成。儿童若在这一发育阶段没有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将不遗余力地用尽余生去确认自己的全知全能。
 
精神变态个体即使意识到情绪的流露,也不愿意承认,因为他们将情绪视作软弱无力的象征。(心理学鼓励情绪的正常宣泄。)或许童年经历中无人鼓励他们将情绪外化。因此,他们缺乏用语言表达内在体验的动机,也缺乏通过对话理解他人的心理能力。言语在他们家庭中常被用于控制他人。养育着对儿童的情绪缺乏回应也会加剧情感表达的受阻;精神变态个体的童年通常不乏物质的满足,但多有情感的剥夺。
 
反社会个体似乎很少产生心理上的依恋,也很少合并好的客体或是认同养育者。他们很难体会爱与被爱,相反,他们认同自己内部原始的“自体客体”,最终,难以对社会、文化乃至整个人类形成意象和指导性的认同。
 
领养了孤儿的父母都会知道,孩子若来自穷困潦倒或充斥忽视/虐待的环境,通常会具有依恋障碍,无论之后对他们照料得多么尽心,他们仍表现出缺乏爱的能力。这种儿童呈现混乱型依恋,明显缺乏内化的、条理分明的依恋策略,这种情况下,儿童依恋的客体变成恐惧或愤怒的来源,孩子会出现依恋---攻击的矛盾行为,如,笑着咬妈妈。
 
全能幻想和反社会人格的另一来源,可能与父母或其他重要客体竭力助长儿童的全能幻想有关。他们反复传达这样的信息:即生活不应限制个体与生俱来的特权和优势。这类家长不仅赞同孩子的挑衅心理,自己也会付诸行动地表达对权威的仇视。精神变态人格及其他性格类型,会通过孩子不断模仿父母而得以“代际传递”。如果某人的精神变态人格是源自对父母的模仿或是受父母行为的强化,那么其治疗预后也许会好过由于家庭混乱和忽视所产生的精神变态人格。因为,这些被溺爱和纵容的孩子至少具有对父母产生认同和与重要客体建立关系的能力。或许这类家庭能够培养出比较健康的个体但伴有反社会倾向,而那些严重混乱的家庭则容易催生精神变态或者精神疾病。
 
精神变态的自体:
 
精神变态倾向者的生物学基础之一是某种程度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导致儿童难以自恃、安抚或镜映他人情感。照顾这种天性好动、难以满足、注意涣散且固执己见的儿童比照顾安静、乖巧的儿童更费精力,更加需要父权角色的直接干涉,攻击性强的儿童也更需要获得家庭之外力量的帮助。若给这类儿童足够的刺激和充满爱意的管教,也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牢固的依恋。目前,越来越多的单身家庭出现,这种社会结构很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精神变态者。家庭越是混乱,养育者越是缺乏能力或管教不当,儿童便越是无法无天,无视冲动的后果。从小被视作问题儿童的潜在精神变态患者,很难通过养育者的常规渠道的爱和赞赏而获得自尊。外部客体难以作为产生自尊的来源,那么,内部自我便成为唯一能够投注感情的对象。个体的自我表征常常会在全能控制和极度恐惧状态之间不断切换。因而精神变态个体常会以攻击行为和施虐行为来维持自我感受或减少痛苦和恢复自信。
 
精神变态患者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市原始性嫉妒,即得不到就毁灭的原始欲望。如果我们不能接受现实世界是不公允的,便无法真正具有爱的能力。在生活中追逐目标失败后转为对目标的诋毁,是所有反社会个体的共同特征;其中处于谱系一端的精神变态的个体甚至会摧毁吸引到他的事物。TrumanCapote的小说《冷血》(InColdBlood)中的杀手们会“毫无缘由”将一个快乐家庭的成员尽数杀害,有理由推测,这种疯狂杀戮是源于无法忍受快乐家庭的强烈嫉妒。
 
心灵感悟:
 
提到精神变态,总会想起《沉默的羔羊》,只是听电影的插曲就会让人陷入窒息般的恐惧。其实,精神变态患者的个人史是导致他们悲剧的重要原因。我们的社会应该更关注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组织和运转。为了更多健康家庭的产生,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个美好的家庭,心理知识应该更加普及。
 
但愿人世间多一些美好,少一些残酷。祝愿每个孩子都有个温暖的家庭。
发布时间:2021-09-11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校园故事热点
  • 卢俊卿以德化解同学怨恨
  •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人绝不在少数,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能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
  • 03-11
  • 《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节选
  •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索人的心理,分析人格,不能不说“防御”。“防御”的形式多种多样。它是人的大脑的特有功能,使我们可以避免感受到痛苦的情绪。
  • 09-11
  • 《偏执型人格》节选
  • 《奇爱博士》:在这部黑色幽默的喜剧电影中,彼得·塞勒斯一个人扮演的三个角色里,博士的戏份最少,但丝毫不妨碍观众有充足时间来欣赏这位大师的精湛表演,其中的总
  • 09-11
  • 《分裂样人格》节选
  • 还记得《美丽心灵》中的男主角吗?影片《美丽心灵》(ABeautifulMind)是一部改编自同名传记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这部影片以199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小约翰&m
  • 09-11
  • 《自恋型人格》节选
  • “自恋”型人格,是指个体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来维持自尊的一种人格。有人过度忙于寻求“自恋的补给”或自尊的支撑,映衬出其他需求的黯然失色,我们称之为自我沉溺。
  • 09-11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