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李
我的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乡亲们都亲切地喊他大老李。
1979年秋天,公社着手推行包产到户,可大家受“吃大锅饭”的影响太深,头脑很难转过弯来,一个个均在观望等待。时任村大队长的大老李,便带五六个社员代表赴外地参观。到了那里,发现这里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社员们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干起活来热火朝天。
回来后,不等大老李启发动员,社员们便想通了。就这样,在大老李的带动下,他们村成为全公社首个“吃螃蟹”的“小岗村”。那一年,大伙没日没夜地在田里忙乎,并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也真奇怪!地还是那片地,人依然是这些人,地和人的关系稍作改变,懒汉马上变得勤快,粮食开始丰产。那一年,各家各户有了余粮,纷纷养起了家禽家畜,村里呈现出“鸡叫、兔跳、猪跑”的热闹景象。在吃食上,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大伙过的是“瓜菜代粮”和“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的日子,现在则为“家里有粮,心中不慌”。看到如此喜人的结果,大老李心里甜滋滋的,觉得自己没白操心,庄户人的日子有奔头啦。
1983年,随着人民公社解体和乡政府挂牌,大伙的思想更加解放了。可是,随着吃面不再稀罕,一些人竟然不再喜欢吃玉米面、红薯面,甚至用小麦加工成的“连跟倒”面,都嫌其中未脱去麦粒的皮,面粗且黑不说,擀出的面条韧性、口感都比较差,容易断,汤水也浑。大老李意识到这里隐含着无限商机。他头脑活泛,打起了干副业发家致富的主意,到镇江买来面粉加工机器和柴油机,在家里开了一间面坊。但由于机器加工能力较小,加上附近几个村子的农户都赶过来磨面,每天都要在门前排起一条长龙,影响了效益不说,也耽误了大家种地干活。大老李心里有些急,因为他平日里要忙公家的事,几个孩子正上学,实在抽不出时间来给大伙磨面,只好请几个人来帮忙打理。
眼看着老百姓家中的余粮一年比一年多,对面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精度和种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老李又动起了心思。他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并动员亲友一起入股,集资采购面粉加工成套设备,打算开办一个大规模的面粉厂。不久,大老李向乡领导请了假,说要到外地走亲戚,独自乘车外出,背着一个破旧的帆布书包,里面装着扎成捆的钞票,用旧衣服裹了好几层,上面还压着干粮、咸菜。费尽周折,来到上海市郊的一家面粉加工设备厂,没想到产品紧俏,其中节能型电动设备尤为缺货,想买可以,缴款预订,一年后提货。
厂长劝大老李:“你回家吧,明年再来。”大老李却不同意:“如今赶上了改革的年代,发展变化快着呢,明年不知又咋样呢?”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到财务室缴了预付款,订购了最贵的一套节能型成套设备,钱花得一干二净,连返程路费都没了。大老李借用厂里电话,告诉家里他要晚些到家,硬是吃着自带的干粮,步行或搭顺风车,六七天后才到家。
好友大强也入了股,但他担心大老李上当受骗,让大伙的钱打了水漂,所以每隔几天就到大老李那打探消息。大老李越声明要相信厂家的信誉,他越不放心,最后还是以父母身体不好要住院为由,把入股的钱要了回去。当时,大老李家里开销不小,哪有一点余钱啊!为了退钱,他四处借钱,跑了十多家,好歹给凑齐了。那一年,大老李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过年只给岳父送了一条鱼,自家连猪肉也没舍得割,赊了一个猪头,所有的过年菜都从猪头上出。
苦尽甘来。这群以大老李为首的创业者们,励精图治,把厂子越办越大,越办越红火。三十多年来,从建面粉厂到办板材厂,再到成立商贸有限公司,几年一个台阶,实现了华美的蝶变。
做了多年董事长的大老李依然朴素得像一位老农。每次议事会结束,他便招呼大伙一起吃顿阳春面。从镇三干会披红挂彩领奖回来,他照样来到街头小店,坐下来心安理得地吃上一碗水饺。漫漫创业路,满满桑梓情。大老李一直致富不忘众乡亲,数不清多少次解囊相助,修桥筑路,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哪一次他都没有丝毫的犹豫。
这就是大老李,与改革开放结缘,并享受着改革红利,永不忘本。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大老李的真实名字会逐渐被人忘记,但关于他的致富故事,一定会被人们牢记在心。
发布时间:2022-04-22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