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迫于生计,父亲带着奶奶投靠乡下亲戚,借住在别人家的窑洞里,慢慢地生活有了起色。可打我记事起,每学期开学时,父亲都要向乡邻借钱给我交学费。
日子虽苦,但父亲从不怨天尤人。闲来无事,他特别喜欢唱《红灯记》里的那段:“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边唱边打着节拍,特别开心。就这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成了他的口头禅。在他的激励下,一放学,我们就去拾柴、挖药;节假日,我们还会帮家里放牛、割麦、锄地……我们姐弟几个都成了勤劳能干的“小铁梅”。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父亲常这样说。他从不睡懒觉,农忙时每天天不亮就到地里干活。农闲时,他每天早起挑水、扫院、劈柴、喂鸡……把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条。后来,他又栽了一园子果树,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时候,也会早早到果园里忙碌。他的手被风吹出一道道血口子,他用胶布一缠就又忙去了。
后来,我上了大学,有了工作。两个弟弟共同开了一家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们每次回家看他,他总说哪个亲戚要盖房了,钱不够;村里哪家穷,孩子上不起学;谁家老人生病了……末了,他总不忘加一句“吃水别忘挖井人啊”!我们心领神会,尽力去帮助乡亲们。
父亲的口头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的自强自立意识,他那勤劳吃苦的作风和知恩图报的品质,成了我们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