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一代枭雄何应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贵州风水孕育一代枭雄何应钦。一部贵州近代史,半部都是兴义人。

贵州兴义城南部45公里,位于峰林、石林之中的泥凼小集镇,但因是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何应钦先生的故居而驰名。
一、初识蒋介石

何应钦,何许人也。何应钦,贵州兴义人,字敬之。曾留学日本,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等国民党军政要职。国民党“八大金刚”之首。老同盟会员,黄埔军校总教官,长期是蒋手下的二号人物。和蒋介石的实力不相上下。

何应钦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蒋介石也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高何应钦一级。1909年何应钦加入同盟会,比蒋介石加入同盟会的时间还早。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了沪军,之后又参加了二次革命、北伐战争、内战剿共以及抗日战争等。何应钦在日本期间结识了大自己三岁的蒋介石,自此,人生发生了转变。何应钦在国民党内可谓权倾一时,这位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任职军政部长达十五年,还担任了国防部长、行政院长以及国防部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等职。与蒋介石的强势暴躁、刚愎自用不同,何应钦温文尔雅、内敛平和,是国民党内典型的儒将。孙中山先生筹建黄埔军校,任命由蒋介石担任校长,蒋介石则找来了何应钦担任总教官。自此,何应钦便作为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内中央军与黄埔系的代表、蒋介石的嫡系,左右于蒋介石。成了国民党党内最大的同学裙带关系的代表人物。

二、抛弃蒋介石,“西安事变”众说纷纭

何应钦与蒋介石的关系也并非一帆风顺。1927年蒋介石的第一次下野就与何应钦有着直接的关系。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清党行动以后,执掌军队的他企图实行自己的独裁统治。当时的国民政府所在地为武汉,蒋介石便在南京另立南京国民政府(史称“宁汉分裂”),但蒋遭到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桂系将领李宗仁和白崇禧、西北军冯玉祥以及晋系阎锡山等人的反对,并逼宫蒋介石下台,此时的蒋介石四面楚歌,握有重兵在手的何应钦在蒋介石最需要支持和帮助时并没有表态,而选择中立。事后,蒋介石回忆:“当时要是他何应钦一句话,我是可以不走的!”最后,蒋介石被迫下野。但很快在1927年底,南京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卷土重来的蒋介石跃跃欲试,李宗仁、阎锡山以及冯玉祥等人的拥戴电报纷至沓来,均支持蒋介石复职,但唯独对于蒋介石最重要的代表中央军和黄埔系的何应钦拥蒋复职电报没来,蒋介石便托人给何应钦传话,后来才等到了何应钦的拥戴电。但此时的蒋介石心中对何应钦已有芥蒂,撤销了何应钦的本兼各职,并再次带话给何应钦:“我蒋介石可以没有你何应钦,但你何应钦不能没有我蒋介石。”蒋何关系出现裂纹。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何应钦在南京召开紧急会议并制定了进攻西安的救蒋方针。另一方面,由宋美龄、宋子文以及蒋的澳洲助理端纳飞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谈判斡旋。从近年来逐渐解密的历史资料看来,何应钦并没有“取蒋而代之”的意图,何应钦的中央军强势进攻亦绝非逼迫张、杨二人杀蒋或者逼迫其二人把蒋送到陕北,更不是计划轰炸西安时一同炸死蒋介石。何应钦本意就是对西安强势进攻,飞机轰炸西安近郊和渭南等地,造成对西安兵临城下的局势,使张、杨二人慌乱无措,逼迫其二人释放蒋介石,这样才有谈判的资本。事后结果也证明了何应钦的策略奏效,而且回到南京后的蒋介石还是“委座”,何应钦也没有越权夺权。对于“西安事变”的处置,蒋介石对何应钦还是满意的。

三、替蒋介石背了黑锅

“七•七事变”发生后,何应钦主张整合二十个团左右的兵力在“南京战役”中与日军对垒从而达到牵制日军有生力量的目的,但蒋介石没采纳,之后南京沦陷并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然而,早在1933年和1935年,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与日军侵华魁首冈村宁次和梅津美治郎分别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塘沽协定》和《何梅协定》,面对日军的淫威,国军选择了屈服,华北大地逐渐丧失了主权,何应钦也落了个“不抵抗”和“亲日派”的骂名。其实,何应钦也只是蒋介石的“扯线木偶”而已,如果没有国家元首的授意和许可,仅一个军政部长也没有胆量和权力出卖国家。在当时,何应钦的作用是为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分担了一些“不抵抗”的骂声。全面抗战爆发后,何应钦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太平洋战争爆发,何应钦升任盟军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负责协调统筹、指挥训练整个东亚战场包括滇缅抗战以及中国远征军的对日作战。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何应钦迎来了其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在南京原中央军校大礼堂接受日军投降。进入会场前,侵华日军头子冈村宁次也是何应钦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长亲手将天皇赐予的佩刀交到何应钦手里。受降仪式上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立正弯腰低头向何应钦将军递交降书。这一幕是自晚清至民国以来中国人民最为辉煌的一刻,代表正义与和平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取得了胜利。此时此地,何应钦代表的是中国政府、中国军民,还有盟国、朝鲜、缅甸、越南、泰国等,提升了民族信心,可谓是名垂青史。

四、兵败如山倒,举家迁往台北,远离权力中心,寿终正寝

抗战胜利后急于发动内战的蒋介石安排何应钦和陈诚两名爱将分别拟定对共作战计划,何应钦考虑到刚刚经历了八年抗战,军队厌战人民更厌战,国军应以休养生息恢复建制为主,而陈诚则猜透了长官蒋介石的心思,详细制定了一份短时间内大举投入进攻解放军的计划,令蒋介石颇为满意。何应钦则被蒋介石派去联合国安理会任职。1948年,国民政府行宪召开国大,蒋介石当仁不让被推举为总统,蒋同时力主何应钦为副总统但被何应钦婉言拒绝,最后由桂系的李宗仁当选。1949年初,面对“三大战役”的相继失败,蒋介石第三次下野,由副总统李宗仁接任总统,上台后的李宗仁先是遣人请何应钦担任行政院长遭拒,后又亲自登门但何应钦依旧不干,最后还是幕后的蒋介石指示何应钦接受。但任职不到两个月,解放军便打过长江,4月23日南京解放,何应钦内阁集体在广州辞职,由阎锡山继任行政院长。随着国内战局急转直下,何应钦去了香港。最后,国民党彻底失败并退守台湾,何应钦举家迁往台北,

到了台北后的何应钦在家关门谢客、不闻政事,并自称“闭门思过”。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复行视事”恢复党政军最高统帅权力。大陆时期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政要除陈诚外基本全被挤出最高权力核心,这里面就包括阎锡山、白崇禧、陈立夫等人,当然何应钦也不例外。蒋介石给了他一个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虚职,顾得上就问,顾不上就不问。何应钦依旧与蒋介石做着反共和反攻的美梦,但没能再次返回国民党核心机构。晚年的何应钦就是在家修身养性,打桥牌、打高尔夫球以及种植兰花。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将领们一个个终老,何应钦一次次在葬礼上给他们的棺材上盖上一面国民党党旗,这其中就包含蒋介石。

垂暮之年的何应钦思乡情切,让孙辈根据他的描述用泥沙石头组成贵州老家的山水模型,并请来张大千根据模型作画。每每有人回到大陆探亲总会给他带来一些贵州老家的消息和照片,但带不走的是何应钦深深的乡愁。

1987年初,何应钦的身体日渐衰弱,“荣民总医院”用尽了最好的药物和一流的医疗设备,尽可能延续他的生命。女儿何丽珠以及何的侄儿侄女们,在医院轮流守护,希望他能活过100岁。

10月20日上午,何应钦的血压突然下降,医生进行了全力抢救。延至21日上午7点30分,终因心脏衰竭而停止了呼吸,时年98岁。

何应钦在国民党中向有“福将”之称,他的死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何应钦一生的命运如同蒋介石与国民党一样在1949这个分水岭后都是走下坡路的,虽经历了国民革命反帝制反封建和民族独立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但最终还是因为国民党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饮恨退守台湾。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浴血奋战以及受降日本的光辉荣耀终将被后人所纪念。与国民党内派系斗争激烈形成截然反差,何应钦不拉帮结派,更不结党营私,温文尔雅的外表、平静温和的心态以及积极乐观的处世同样是他最响亮的标签。
发布时间:2022-09-20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人生故事热点
  • 从兴义深山里走出来的清朝重臣
  • 一代枭雄何应钦
  • 一代枭雄何应钦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贵州风水孕育一代枭雄何应钦。一部贵州近代史,半部都是兴义人。
  • 09-20
  • 武大爷的幸福生活
  • 卓越追梦人
  • 卓越追梦人
  • 有这样一个人,偏偏爱上一种极普通、极易被大众忽视,诗人画家笔下淡忘的花——稻花。
  • 09-02
  • 赏稻去
  • 2016年9月13日,湖南省农科院老科协全体会员在会长周坤炉、副会长、余崇祥、赵政文等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宁乡县双凫铺镇万亩超级杂交稻丰产工程示范基地。
  • 09-02
  • 读书的流年
  • 读书的流年
  • 推开窗户,山林的风带着摇曳而来的树木清香,吹起额前刘海,抚摸着我的面颊,便远远拂开去,冲出教室门洞,活泼地卷扬起空荡荡操场上的尘土,悠扬地散开去,天空一片灰朦。
  • 09-02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