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的埃隆·马斯克
我们今天谈论的,可能是这个新世界里,最特立独行、最有争议的一个人。
媒体将他描述成身怀绝技的超级英雄,现实版的钢铁侠;也有人把他当成异端组织的领袖,或二者兼有。
这是埃隆·马斯克,1971年6月28日,出生于南非。白手起家,横跨七个高科技领域创业,无数人视他为精神偶像,称他的成功是“非人类的成就”。
查理·芒格所说:我能有今天,靠的就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看一看厉害的人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也许能帮你冲开人生的迷雾,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切身感受到“追逐的力量”。
1.带着目的学习
埃隆·马斯克,小时候被称为”天才少年”,并不是他在学校成绩出色。相反,因为他懂得太多,是最不受欢迎的小孩。
在生命中最初的八年时光里,马斯克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亚。
母亲梅耶是一名营养师兼模特,父亲埃罗尔是一名工程师。
但马斯克却很少能见到父母,只有一个女管家负责照顾他,但也只是偶尔来检查一下马斯克有没有打碎什么东西。
独自一人的马斯克只有看书,小学时就看遍了学校和附近图书馆的书,甚至翻烂了两套百科全书。
自己学会做炸药、火箭这些很容易把自己炸死的东西。
他很快成了周围孩子里最聪明的那个,不管什么问题,他都能在找看过的书里找到答案。
当妹妹想知道地球到月亮的距离时,脱口而出精确的数字。
有人怕黑大哭,他说”黑暗不过是没有光线”这种冷冰冰的科普语言。
没人喜欢总被纠正错误,大人不喜欢,小孩同样不喜欢。
“天才”马斯克因为懂得太多,孩子们拒绝和他一起玩耍;
学校的混混们像追捕猎物一样,整日殴打马斯克,每次都要打到心满意足,才会放开他。
8岁时他的父母离婚,担心父亲太孤独,马斯克执意回到了父亲身边,却一直受到父亲各种残酷心灵游戏的折磨。
学校里被殴打、排挤,回到家里,情况也同样可怕,小小的马斯克,从没有一处安全的容身之所。
情况在高中时开始发生变化,马斯克有目的的练习空手道、摔跤、柔道…在一次打架中,他一拳挥在了对方的鼻子上,把对方打趴在地。
从那以后,这伙人再不敢惹他。
谈到这段回忆时,马斯克说:
“恶棍们找的是那些不会反击的目标。如果你让自己看起来不好惹,对准他的鼻子狠狠来一拳,他当时可能会猛烈地还击,但你再也不会被打第二次。”
痛苦是外界的提醒,告诉我们有一些重要的东西,需要去学习,无论是自我保护,还是学一门知识。
目的清晰,把自己变得很饥渴,学习的欲望变得非常强烈,那学习的效果确实会好很多。
马斯克认为高中必修课荷兰语“毫无意义”,但荷兰语考试不及格就没法升学。他迅速学习,而且考了最好的成绩。
马斯克总是说:“我会尽我所能取得最好的成绩,我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是有原因的。”
当马斯克开始造火箭时,实际上是个外行。但他脑子里的知识,却比任何一个火箭专家都多。
他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目标清晰的学习。
在第二次创业网络银行Paypal的时候,他就开始研究俄文版火箭机械类的书。并收集了全美火箭专业最好的大学里的教材,一点点自学。
创立SpaceX太探索公司之初,需要从俄国购买火箭。但俄国人要价太高谈崩了。
在坐飞机回美国的路上,马斯克闷头在电脑前几个小时,列出一张造火箭的详细表格,计算出各个细节与预算。
根据计算结果,他得出自己造火箭的成本,远远低于从俄国人手里直接买。
SpaceX的火箭专家们经常被马斯克堵住,追问某个阀门的作用、某个管道的结构、某个排线的方式…
很多人以为,这是在测试技术水平或能力,后来才知道,马斯克是向他们学习。
他习惯用像审讯似的追问方式,直到从这些工程师身上,再也挤不出干货为止。
SpaceX顶尖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师说:“其它公司CEO也许懂商业、社会、政治,但专业知识水平,没有任何人可以与埃隆马斯克抗衡。”
在SpaceX,火箭发射的核心关键决策,都是马斯克做出的。
要想掌控一切事态的发展和走势,他必须要知道的比所有人都多。
没有左右别人的力量,就不会有被服从的威严。
2.第一原理思维
“和埃隆·马斯克比起来,我们干的好像都是别人能干的事情,但他干的别人想都想不到。”——雷军
全世界视马斯克为偶像的年轻人,像信奉宗教一样,追捧着“第一性原理思维”这个想法。
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让马斯克做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汽车特斯拉、第一枚可重复使用火箭。而这些,不是国家力量,仅仅是一个公司做到的。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思维?
《硅谷钢铁侠》的作者用一句话总结:凡事先从本质开始思考,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回拾掇。
举个例子:
特斯拉早期研制电动汽车,遇到电池高成本难题,当时储能电池的价格是每千瓦时600美元,一辆车需要85千瓦时,价格将超过5万美元。
电池成本为什么这么高?电池的材料是什么组成的?
碳、铝、钢、镍以及一些分离的高分子,如果直接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物质,需要多少钱?只需要每千瓦时82美元。
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不是买现成的汽车电池去改,而是分析它的组合部分,然后采用笔记本的电池排列技术,重写了一个管理程序,成了今天特斯拉的电池。
2019年11月特斯拉Cybertruck
无论你推导出什么结果,你都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是根据“第一原理”推导出的必然结果。
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既不会被暂时的困难吓到失去信心,也不会因为目标浩大而徒劳的努力。
2016年,马斯克成立Boring公司,目的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建造地下隧道网络工程。
第一条地下隧道,位于SpaceX公司(马斯克的火箭发射公司)地底下。
他在会议上,问需要多长时间,把所有的车从停车场挪开,开始挖隧道的第一个洞。
他得到答案是:两周。
于是,他仔细询问了为什么,在得到必要的信息后,他说:今天就开始挖,24小时不停,看看到周日能挖出多大的洞。
三个小时后,车全都不见了,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大洞。
那天,工程师们疯狂地在办公室,与街对面的停车场来回奔波。
在马斯克的脑子里,装着从第一原理出发的一系列推论:
如何想出一个点子?如何解决一个问题?如何选择创业时?
那开始使用下面的方法吧:
问一个问题;
收集尽可能多的证据;
根据证据发展可能的公理,尝试计算每一个公理是真理的可能性;
得出结论:这些公理正确吗?他们与问题相关吗?是不是能严格推出这个结论?有多大的概率成立?
证伪这个结论:找到别人对这个结论的批驳,打破自己的结论。
如果没有人能否定你的结论,那么你很可能是对的,但你不一定绝对正确。
这就是马斯克基于物理学的科学方法论。
科学的方法论,是解决棘手问题的最好工具。
很多人认为马斯克是个满嘴大话的人,总是许诺不能实现的妄想。
但对于跟随他的员工来说,这是最让他们抓狂、但也最令他们兴奋的地方。
马斯克这种对于工作预期时间不寻常的期望,常常激发了很多人的斗志,也逼出了让自己都惊讶的潜力。
第一次创业时,公司有人抱怨,某项技术根本无法实现变革。
马斯克一拍桌子,留下一句“我不想听你说这些废话。”转身离开。
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有你不去做,不去找方法。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马斯克,经常有很私密的交谈。马斯克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让拉里打心里佩服的人。
马斯克曾对拉里说:“你总是需要从一个问题的首要原则开始着手。它的物理本质是什么?需要花多少时间?需要花多少钱?我要做的话可以便宜多少?”
但在确定最有前景的那个项目之前,他可能已经考虑了几百、甚至几千个可能的项目。
马斯克的白日梦,不是靠煽情的呐喊和情怀,而是一条条从最基础参数出发,推导出的一系列技术问题。
3.聪明只是条件,执着才是关键
1985年,乔布斯被一手创立的苹果解雇,他说:
“有时生活会给你当头一棒,不要失去信念,我确信推动我不断向前的唯一动力,是我喜欢我做的事。”
1988年,17岁的马斯克,只身来到加拿大投靠亲戚,一边四处打零工,一边等待入学。
在加拿大读了两年书,拿到了奖学金的马斯克终于到了美国。这个时候,他靠着奖学金、贷款、每天打两份工,完成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与经济学双学位。
此后,开始了创业历程。几次创业,马斯克都展现了一种能力——洞察人心与技术发展趋势。
1995年,当别人还在围绕互联网争论不休时,马斯克创办Zip2公司——地图与点评的结合体,第一次整合了分类目录、地图、网站的垂直技术。
4年后,被康柏收购,28岁的埃隆·马斯克拥有了2200万美元。
当人们开始在亚马逊和eBay上购物时,马斯克打造了完善的网络银行“X.com”,后更名为Paypal。
当时,马斯克认为“网络银行将一统天下”,但投资人对此却嗤之以鼻。
Paypal有着硅谷史上最为精英的团队,也发生了硅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政变”。
2000年,趁马斯克新婚蜜月,一小撮人聚集在一起,怂恿董事会请彼得·蒂尔担任CEO(《从0到1》的作者)。当马斯克得知出事时,一切都已经难以挽回。
此后Paypal被eBay收购,马斯克赚了1.65亿,败于内部争斗,被逐出公司。但他终于有钱可以去做改变世界了。
2002年,马斯克创立SpaceX太空探索公司,研究运载火箭发射。
2004年,马斯克投资特斯拉,担任该公司的CEO。
2005年,34岁的马斯克身价超3亿美元,在互联网、清洁能源和太空这三个理想已经实现。
2013创立hyperloop;2015年创立OpenAI;2017年创立Boring
他的跨领域创业能力,被人们称为“非人类的成就”。
但马斯克不是神,他只是个凡人。
2008年与2018年,是马斯克最难的关头,每日每夜在特斯拉与SpaceX之间痛苦选择:钱只够支撑一家公司活下去,必须要卖一个。
最难的时候,他公开在推特上嘲笑自己即将“破产”,甚至想到搬到前妻父母家的车库去住。
因为,他想要把最后一分钱,都投到他的工业帝国上去。
刚开始研发火箭的那几年,火箭发射连续两次失败,同时特斯拉收了订金,却无法向用户交货,有媒体甚至开设了名为“特斯拉死亡倒计时”的栏目。
数千万美元,化成爆炸后的大火球,像烟花一样从天空坠落。马斯克同SpaceX和特斯拉,一起摇摇欲坠。
记者与前妻在媒体上,对他狠狠羞辱,让马斯克颜面尽失,信誉像雪崩一样坍塌,用尽毕生心血的公司处于倒闭边缘。
当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第三次火箭发射时,又失败了。
那一天就像是世界末日。激情满满的工程师们,开始呜咽哭泣,所有人都身心俱疲。
做为工程师的骄傲、希望和梦想,都被失败击碎了一地。
但这些失败,似乎完全没有影响马斯克,也没有让他质疑自己。
他只是安慰所有人:“看吧,我们必须得完成它,不要害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的鼓励像是具有某种神奇的魔力,所有人冷静了下来,开始分析发射失败的原因,试图解决问题。公司从绝望,变回充满希望。
没钱,卖跑车、卖资产换现金;
火箭太重成本太高,发明新材料、新涂层;
时间太紧,甚至几天几夜不睡觉,连续每天工作10几20几个小时。
在马斯克的眼里,放弃,比杀了他还可怕。
他视丘吉尔的名言,为自己的信条:既然必须穿越地狱,那就走下去吧。
格雷西亚斯说:“经历过那种压力的人,大多数退缩了,但马斯克却变得更加理性,依旧能够做出清晰而有远见的决定。压力越大,他越的越好。”
这已经不单单是喜欢了,这是疯狂的执着。
发布时间:2022-05-23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