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从宗庆后的创业故事中分析创业实战要领

从宗庆后的创业故事中分析创业实战要领

关于娃哈哈在中国的普及率,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我们随便走进一间小店,然后把所有的商品目录都抄下来,你会发现,重复出现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而恰巧娃哈哈就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在过去的15年里,让每个中国人都掏钱买过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而娃哈哈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恰巧”绝非巧合,事实上,娃哈哈产品已几乎覆盖中国的每一个乡镇,在神州大地上的影响力任何人均不敢小觑。

1. 在空白处创业

1989年,宗庆后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靠着切实的效果,靠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产品一炮打响,走红全国。

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资本积累,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小小的“儿童营养口服液”能成功?宗庆后回忆创业史时说:“娃哈哈做营养液的时候,全国有38家企业生产营养液,但是我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点,就是儿童营养液。”那个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追着喂食的情景几乎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家庭上演。宗庆后说,“因此我选择了‘促进儿童食欲’作为产品宣传点。”而当时,其他营养液生产企业没有一家注意到这个即将浮出水面的巨大商机,给娃哈哈留出了极大的市场空白点。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家长们在为孩子不愿吃饭而愁眉不展时,仍然会想起“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在营养液市场,娃哈哈虽然没能全面称霸,却几乎独占了儿童这个消费断层。

2.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妨小鱼吃大鱼

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40名员工却有着6 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 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 2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小鱼吃大鱼”的结果是:负债高达4 000多万元的国营老厂仅仅在3个月之后便扭亏为盈,娃哈哈迅速壮大了自己的队伍,从此娃哈哈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3. 不按常理出牌

娃哈哈经过十多年的历练,感到自己羽翼已丰,已具备了与世界大品牌进行竞争的条件,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制,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发布时间:2019-07-11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创业故事热点
  • 宝妈创业软文,如何从事软文创业
  • 宝妈创业软文,如何从事软文创业
  • 宝妈创业软文,如何从事软文创业我讲一讲,关于我自己的软文创业历史吧。今天跟大家分享,我们软文代写团队运营的心得体会,如何用2年实现从500到500万的突破!
  • 关注:690
  • 别说成功不容易,我卖大米就赚500万
  • 别说成功不容易,我卖大米就赚500万
  • 稻谷脱壳成米,一直以来是我国9亿农民的惯常做法。稻谷在农村加工成米,然后运往城市销售,这几乎是我国农民几百年来固有的加工和销售模式。
  • 关注:169
  • 曲向东不纯粹的商人
  • 曲向东不纯粹的商人
  • 放着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对话》、《大家》栏目的主持人不做,曲向东带着一群成功人士上路,奔波在沙漠和极地。痛苦了几年,这个生意终于上了轨道。 
  • 关注:125
  • 不沾伟人光!毛主席侄女下海来也,独家专访毛泽东
  • 重庆第一美女保镖
  • 重庆第一美女保镖
  •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保镖往往是高大威猛、出手不凡的壮汉,黑衣墨镜则是他们永远的装扮。而她,眉清目秀、清纯可爱,就像是校园里的一个普通女生;她身材高挑、美丽时尚,和所有
  • 关注:75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