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亲经历好尴尬
柜子里填满了清一色的棉麻类衣服,基本都是冷色系,浅灰,中灰,深灰灰色系占了半壁江 山,剩下的就是米色和绿蓝的天下。所谓的森系风,此刻一点都不讨喜,裁剪都太过宽松,毫不修身,上身效果就跟随意裹一块刚织好的粗布一样。闺密这么批判我所有的衣服时,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但却不再做无谓的反驳,只求她能指条明路。终于,在我衣柜最深处找到了一条玫红色的短裙,勉强套上,浑身不自在。闺密笑得一脸猥琐,说曲线还可以,拍拍我的肩膀,“go,go,go!”
三、这是逗我吗
终于,来到了卡萨布兰卡,他说在靠窗的位置。我寻着窗户望去,确实有个挺拔的身影。我拽拽短裙,深呼吸,踩着小碎步走过去。他听到高跟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转过头来。当他的面孔映入我的眼帘,视觉神经各种愉悦。他笑着跟我打招呼,一口洁白的牙齿,跟牙膏广告似的,原本就乱了节奏的心跳此刻简直就是小鹿乱撞。表叔的话果真没错,这真是亲叔啊!
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瞬间的描写,我只想说他开口的瞬间绝对是那类历史性的瞬间。“额滴神呐!”我是多么希望黄河复西归,让我停留在他开口之前的满怀期待中。可惜,逝者如斯夫。
满口的东北味普通话,我真的是强忍住才没笑出声,差点儿憋出内伤,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我坚毅地走向他,微笑问好。当然,至于我的面部表情是否僵硬就已经不重要了。
唉,地方口音而已,人无完人,这样的口音日后在一起了欢乐多啊。我这么安慰自己。一眼看过去他长相不错,身高完全过关,但是细看他的穿着打扮虽然已经很用心,但仍然有那么点不太对劲,比如西服里的那件衬衣,花色太显眼。至于脖子上那条小拇指粗细的金链子我假装忽略不见,审美情趣什么的可以日后培养的,不是吗?一脸风轻云淡,嘴角上扬,我摆出一副标准式微笑,问答自如。简单地自我介绍,他咧嘴一笑。他嘴唇张张合合吐出一大串带着浓重地方风味的普通话,我陪笑点头,其实没太明白他在讲什么。终于,你来我往,鸡同鸭讲了半天,大概得知这位大哥前两年从哈尔滨来这里做生意,认识了我表叔,俩人生意往来不断,表叔资金周转不开还是他给解的围。
双方互相介绍完就尴尬地冷场了,我额头急出了细密的汗珠。
好在他是比较健谈的,毕竟是在生意场上打拼多年的人。在商言商,我恰到好处的询问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开始谈起了自己的创业史。开始我很认真地聆听,不时惊呼或者睁大眼睛表示对后续如何很感兴趣。面对如此的听众他更是大讲特讲。从第一次从东北贩运土特产讲到现在的药材生意,从小的波折到大的收获,真的是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时间分秒流逝,我不时看看手表,露出略带尴尬的表情。他终于意识到,我似乎对此并不是那么地感兴趣。
“抱歉抱歉,我一开口就刹不住车了。你别介意啊!”他歉意地赔笑。
“没关系的,没关系。”我也面带笑意地原谅。
大哥自我感觉还蛮不错,前两年买了辆二手车,在老家也盖起了二层小楼,现在就差一个洗衣做饭能生孩子的媳妇了。然后,他上下打量着我,那种眼神就像是细致地查看商场里的一件货品,应该是在心里估摸我能否胜任洗衣做饭外加生个大胖小子的重任。
这种被检阅的感觉让人真的很不自在,于是我很不自然地端起水杯,喝水掩饰。
他又看了我几眼,笑着开口:“现在大家都要生二胎了呢!多好,家里多几个孩子。”
我咽了嘴巴里的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个话题。但不理不顾又不礼貌,于是磕磕巴巴地回应:“国家政策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才能生二胎的吧。”
“哎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都不是事儿,俩钱儿就能搞定。”
我睁大了眼睛,他以为我没听太懂,又继续解释,“我上面三个姐姐,就我一根独苗,我父母都指望我能让家里人丁兴旺起来。我前几年做生意跟不少人打交 道,也有计生委的朋友。大家一起吃个饭喝个酒,该打点的打点到,放心生,想生几个生几个。奶粉贵怕啥,咱又不是没钱养!”听完他的这套生娃理论,我有点发懵。然后嗫嚅着:“可是,产假有限,这么多孩子怎么带呢?”
他一听,轻笑一声,继续循循善诱:“一个家能指望女的赚钱养吗?咱就说你一个月工资能有多少?三千?这点钱连家用都不够。你说为这么点钱还上那个班干啥?所以,女的就在家好好带孩子就行了。至于赚钱养家之类的都是老爷们儿的事。”“可是现在女的只在家相夫教子不去工作的话自身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了”
还没等我说完,他直接打断:“什么自身价值不价值的,你还是太年轻,多少人想待在家被男人养还没那个机会呢!”
我满脸真诚地看着他,忍住内心想要咆哮的冲动,说我俩可能不太适合。然后借口去洗手间,让闺密打电话给我解围。
刚落座,手机铃声适时响起,我佯装焦急讲了两句,跟他道歉,然后抓起包,头也不回地落荒而逃,没有然后。
唉,第一次相亲整个悲剧性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内心的悲凉以及愤懑各位看官自行体会,我就不再过多描述。只想说,表叔这种因为受人恩惠而天马行空背弃现实地美化相亲当事人的行为,完全是一种犯罪!谋杀了我对相亲所抱有的那么一点点希望,在我初入相亲江湖的幼小心灵上来了重重的一刀!
介绍人的话真的万万不可全信,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