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少年智辩胜狂僧

  隋朝时,有个和尚叫三藏法师。他对佛经略知一二,但学得不深,只懂得几许皮毛,可是他却常常夸夸其谈,大言不惭地自诩为天下佛学权威。一些善男信女为他的“博学”所迷惑,对他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一天,他照例设斋拜佛,讲经说法。各地佛教信徒都慕名赶来,将设置讲桌的斋坛围得风雨不透,水泄不通。

  这时候,三藏法师清了清嗓子,摸了摸发亮的光头合掌于胸,微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睁开双眼,面带微笑,正式地讲起学来。

  信徒们一齐恭而敬之地聆听三藏法师那天书似的教课。有的实在是听不懂他在讲什么,只能自怪娘生了自个一颗笨脑袋,就端详起法师嘴角的白沫沫,看着它们忽儿起泡儿,忽儿消散开,倒也是打消瞌睡的好办法。

  好容易等他讲完,那些健嘴巧舌的子弟便迫不及待地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难题来,哪知三藏法师竟是对答如流,而且还说这答案出自某某佛经。从没有看过什么佛经、文化水平很低的信徒们,只得个个耷拉着脑瓜子,仰望着大师诚惶诚恐地崇拜起来。

  此刻,三藏法师看到自己这些信徒们崇拜自己的样子,显示出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气,眼睛微微乜斜着,流露出“天下佛学舍我其谁”的狂妄之光。

  这时忽然间,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从信徒人群中倏地站了起来,大声问道:“大师,我记得有部佛经上写着关于野狐和尚的事,它把‘狐’叫做‘阿舍黎’(佛家语,意思是可作规范的高僧)。请问,这部佛经叫什么名字?”

  三藏法师听了面色刷地变白,一时语塞。但毕竟他吹牛讲学多年,也算是阅历丰富,便很快恢复了从容的态度,“嘿嘿”冷笑两声,来了个偷换论题的把戏,向小孩严厉反问道:“你这小鬼嗓子尖,个子小,为什么不拿‘声音’来补养你的身子呢?”

  小孩不甘示弱,当即针锋相对,反唇相讥道:“请问你眼窝深,鼻子长,怎么不割下鼻子来充补眼睛呢?”

  三藏法师又羞又恼,还没有发作,这时坛下的人们已经哄然大笑起来。

发布时间:2019-06-14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哲理故事热点
  • 自己救自己
  • 自己救自己
  •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 关注:100
  • 穷画家的故事
  • 穷画家的故事
  • 有一个落魄潦倒的穷画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除了画画之外,不愿从事其他的工作。   而他所画出来的作品,又一张也卖不出去
  • 关注:93
  • 认识自己,看清自己
  • 认识自己,看清自己
  •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
  • 关注:90
  • 走向成功的捷径“打不过就跑”
  • 走向成功的捷径“打不过就跑”
  • 曾经问一位企业家朋友,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第一是坚持,第二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我心里暗笑。
  • 关注:89
  • 谈判
  • 谈判
  • 有一天,沙漠与海洋谈判。我太干,干得连一条小溪都没有,你却水太多,变成汪洋一片,沙漠建议,我们不如来个交换吧。
  • 关注:83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