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女儿的一双鞋

经济严冬,我最想教孩子需要与想要的差别,那叫价值观。
 
女儿讪讪的提出要求:“鞋子坏了,要买一双”。
 
我定睛望一望鞋底,的确磨损了一个大洞,应该更换了。
 
我问明喜欢的品牌与价钱,拨了一通电话打探,开体育用品店的朋友并未进货这款鞋子,但保证调得到货,言明七折,他说专卖店不打折的。
 
我赶紧把成果向女儿报告,她却回我:“已经约好球球的,今天就要去买。”
 
我算一算差价,高达一千元,就差三天,有必要花这一千元吗?我脸色微愠表达我的感受。
 
事实上,这几年来工作赚钱的确不易,我早有盘算让孩子早点明白,家中的钱是怎么来的!
 
两个方向是我的收入来源,一是演讲,二是写作,大约都是薄酬,难以致富。
 
尤其是出版的书,以一本定价250元计算,初版版税是25元,我以简单的算术让她明白,25*10,25*100以及25*1000的答案,分别是250元、2500元、25000元。
 
我反问他,多吗?说毕,我把一綑四十本的书绑好,放在她的手上让她拎拎,并且告诉她,版税正好一千元,如果当天想去买鞋,请顺便带去卖,得了一千元差额就可以购买了。
 
我走进书房,继续未完成的稿子,十分钟后她走了进来,告诉我决定:“爸爸你帮我买好吗?”
 
也许她了解我的比喻了,我摸摸她的头,希望真懂。
 
想要与需要,是我想提醒她的生活哲学,需要是一种必要,比方说,茶米油盐酱醋茶,不吃会饿,不喝会渴,与健康有关的全算在列;想要的则是欲望了,没有必要却硬要,比方说,已经有了五双鞋子,但是一经流行,再买一双,其余几双束之高阁,这就形同浪费。
 
我提醒儿女,“需要的”我付钱,“想要的”自己付,因为我非有钱之人。
 
能赚到钱是福分,必须珍惜,浪费就形同没有赚钱。
 
我还说,钱只是媒介,有了它之后,应该通往幸福,否则就是赚到纸,赚到数字,外加忙碌、疲倦、压力与心烦,即使如此还是满足不了欲望的。
 
人生,需要真的不多,但想要的老是太多。
 
当时小三不尽理解我的想法的她,渐渐长大,就读大学之后便明白了。
 
前几天,我收到她的生日卡片,叮咛我要注意健康,快乐一点,别太忙了,不用拚命赚钱,因为她会省吃俭用,设身处地替人着想了。
 
看来她已经会了数学,知道收入减去消费,得到(正数)的人,才能活得亮彩,否则庸庸碌碌,汲汲营营,最后沦为工作的奴隶。
 
我在想为什么现在卡奴那么多是不是跟现在父母供给小孩太过充足,以至于小孩已经习惯得到“超过自己所能赚取”的享受,甚至可以“不劳而获”了呢?
 
一位长辈的小孩最近结婚了,婚礼之奢华富丽让人好生羡慕。
 
长辈跟我们炫耀光小孩的结婚钻戒要价150万因为他们一定要是蒂芬妮的!
 
可是我们发觉他的小孩根本没出去工作过不曾出去赚过一分钱回来……到现在还不确定自己该靠什么维生,他可知道这150万需要付出多少才能赚得回来?
 
万一他的父母离开他了他该去哪里找到这种不劳而获的机会呢?靠信用卡?
 
我们给孩子“太富足”的生活有时不见得对他们有好处……
发布时间:2021-03-20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哲理故事热点
  • 自己救自己
  • 自己救自己
  •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 关注:100
  • 穷画家的故事
  • 穷画家的故事
  • 有一个落魄潦倒的穷画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除了画画之外,不愿从事其他的工作。   而他所画出来的作品,又一张也卖不出去
  • 关注:93
  • 认识自己,看清自己
  • 认识自己,看清自己
  •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
  • 关注:90
  • 走向成功的捷径“打不过就跑”
  • 走向成功的捷径“打不过就跑”
  • 曾经问一位企业家朋友,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第一是坚持,第二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我心里暗笑。
  • 关注:89
  • 谈判
  • 谈判
  • 有一天,沙漠与海洋谈判。我太干,干得连一条小溪都没有,你却水太多,变成汪洋一片,沙漠建议,我们不如来个交换吧。
  • 关注:83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