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职场“准新人”因娃娃声被拒

  原本已被企业口头录用,最终却因为“说话声音像小孩”这一离奇的理由,而被企业“拒签”。随着毕业生走出校园,与企业正式签约成为职场“准新人”的重头戏。有些之前早早被企业锁定的毕业生,却屡遭突然被拒,企业列出的种种理由,看起来也更像是托词。

  王芳(化名)是本市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这几天,她原本应该和其他同学一样,高高兴兴地踏上全新的工作岗位。可是,让她始料未及的是,一直承诺要录用她的企业,前两天突然通知她,原定的劳动合同签约取消了。当王芳向招聘负责人询问原因,对方的回答令她更想不到。“他们说,我的声音听起来像小孩子,客户听起来会觉得不沉稳,可能影响业务……可是,在初试、面试时他们就已经和我交谈过了,要是这个原因应该一开始就提出来,为什么要拖到现在?!”尽管有一肚子的郁闷和委屈,但由于当初只是得到企业口头招聘承诺,没有任何证据,王芳也只好收拾心情,重新开始求职。

  “我们也曾在最后签约时,拒掉了之前定下来的应聘者”,对于王芳的被拒经历,在浦东某贸易型企业担任人力资源的程先生“似曾相识”,他甚至告诉记者,“你也不用再去采访那个企业了,相信他们不会多做解释的。只要企业不想录取你,总归找得到理由,或者说是借口。”

  而记者随后采访了一些企业负责招聘的相关人员,发现在最终签约前“炒”掉应聘者的现象并不是个例。“企业招聘从初试开始,各个环节都会不断有人被淘汰。而一些企业即使是在定下签你后,还是存在一定的‘差额’。没正式签约前,还可能有变化,企业会随意找个解释拒掉你。”一位招聘人员还透露,“有时也不都是因为‘差额’问题,还有可能人事突然变动,也会影响到录取名单。”

  口头承诺"不作数"

  劳动法专家

  “一些企业在签约前确实会临时变卦,否认之前的口头聘用承诺”,劳动保障咨询顾问苗其巍对此表示,学生因此被忽悠的不少,一时间肯定很难适应,而企业如此做法也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但因为没有任何书面的协议,对于种种离奇的理由和突如其来的变故,学生往往也只能自认倒霉。“因此任何口头承诺都是不稳定的,也不具备法律效应,而且,里面的变数太多。”苗其巍提醒,毕业生最好在应聘通过后趁热打铁,尽快提醒催促企业签下一纸协议。
发布时间:2019-05-13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职场故事热点
  • 职场中,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自己的贵人
  • 职场中,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自己的贵人
  • 职场中,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自己的贵人,那将会对自己坎坷的职业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还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遇到贵人的好命
      
      
  • 关注:75
  • 毕业生求职上门“单挑”成功
  • 毕业生求职上门“单挑”成功
  • 如何在数以万计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是每一位应届毕业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有学生求职事例体现,在求职过程若能主动出击,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 关注:74
  • 心酸的女大学生求职
  • 心酸的女大学生求职
  • 在回答用人单位谈恋爱了吗?的问题时女大学生称:我的eq很低,对男孩子没感觉。所以,5年内保证不恋爱;5年后万一不慎恋爱了,保证5年内不
  • 关注:73
  • 进公司的第一天
  • 进公司的第一天
  •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天去上班的时候啊,那个天阿——蓝又蓝,那个地铁啊——慢又慢,想起自己面试的时候过五关斩六将那个惊险,我情不自禁开始洋洋得意
  • 关注:69
  • 最后一道考题
  • 最后一道考题
  • 去年夏天,一家房地产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聘3位电工技师,月薪3000元,还有不错的福利,结果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应聘。
  • 关注:69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