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过期求职者
据统计,目前沪上超过七成的应届生已经找到工作,并开始融入职场,展开全新的生活篇章。但与此同时,另一些应届生却不得不被戴上“过期求职者”的帽子,继续在寻寻觅觅中等待下一次求职高峰的来临。人力资源专家表示,没有工作经验的非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将会遭遇更大的困难。“用人单位会质疑他们的能力,令他们的求职之路雪上加霜。”
寻觅中步入“剩”时代
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开始正式工作,应届生小王很无奈。“我在班上的成绩算是中游水平,虽然没有什么实习经验,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投简历找工作时,老师、同学都觉得我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没想到最终却成了‘剩男’!”小王表示现在的心理压力很大,身在外地的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如今的状况,还以为他已在上海站稳脚跟,而毕业离校后他不得不选择群租,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四处求职。“开销挺大,但是成效不大。”
小王的辅导员易老师表示,如果不是在挑选职位上浪费了多次机会,他应该已经找到工作。“他的性格比较开朗,其实很适合做销售一类的工作。但在多次交流的过程中,他都吐露出一些看轻销售职位的想法,认为这是‘低层次’的工作。”易老师透露,与小王同班的好几名同学都去做了销售工作,有几名因为见习期表现突出,还提前转正了。
人力资源专家高先生认为,如今步入“剩”时代的应届生,是求职竞争中整体实力较弱的群体。“有不少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就能够找到理想、满意的工作,对人才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他表示,当应届毕业生遭遇这样的困境时,适时调整求职目标是非常必要的。高先生透露,多份劳动部门的统计分析都证明,一个人失业时间越长,再就业的难度越大。在同届毕业生中竞争落败的大学生们,很可能会在即将来临的新一轮招聘高峰中,遭遇类似的打击。“用人单位多少会对非应届毕业生有些偏见,因此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们可要抓紧最后的求职机会了。”
“啃老”一年从底做起
2014年夏天毕业的小霍在前不久刚成为职场新人,摆脱了脑袋上“啃老族”的紧箍咒。“我是上海人,家境也不错,因此在毕业那段时间,也没好好找工作,心想着总会挑到一份最合适的。”谈到过去一年“啃老”的经历,小霍有些追悔莫及,“谁晓得后来会遭遇经济危机啊?”原本笃悠悠求职的她,一下子着急起来,可是每次在面试中,她都因为不是应届毕业生而遭遇考官的考问,最终才在今年4月被一家对其没有偏见的公司录取,从事公司最底层的销售工作。“再折腾下去,找到工作的希望越来越小,不如先做起来再说。”小霍表示,目前很多企业的确有招聘需求,但是却主要针对具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群,只有部分岗位对毕业生敞开大门,而且明显与学生的定位不相匹配。
小霍的师妹李瑞下半年即将开始求职,6月底她参加了几场大型招聘会,转了一圈后,对求职形势并不太乐观。“招聘会上有几十家单位,招聘的大多都是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还有销售人员,适合我专业的岗位很少。”小李表示,文秘、助理、档案管理等行政文职类岗位,因为专业要求不高,因而竞争很是激烈,应聘时经常被告知招聘人数已满。而在她看来,这种情况在下半年的人才市场上可能仍会继续。
根据一份跨城市人才流动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在“中国人才流向热门城市”榜单上排名第一,成为人才最想聚集的城市。而工作机会多、有利于长远的职业发展、更优越的薪资待遇、环境优美和适宜居住,都使得上海成为未来1至2年内中国人才流向最热门的城市,这无疑会使得沪上人才竞争程度越发激烈。
发布时间:2019-05-05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