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买这件东西?觉得买了这件东西能让你改变。好比买了那双跑鞋,减就会成功,开始确实穿着新跑鞋跑步拍照晒朋友圈,觉得人生换了活法,渐渐炎热的天气和舒服的床很快消除了新鲜感,那双鞋被丢在角落里;买了kindle自己就拥有了学识,刚开始新鲜感,确实能更好地学习,可持续时间不长;买了那块手表,一定提高我的身份地位,拥有很多优质客户,别人也一定会赞美我,虽然我有很多手表,虽然事实是没有人会注意到我新买了手表,但此时的想法就是买了它我的人生就变得更积极了,未来也变好了。
那么是不是可以总结为:我们购物的是不是物品,而是一种感觉,能让人变更好的感觉。
购物狂曾描述自己,每次疯狂购物后,我会感觉压力降低,悲伤减少,但这种购物带来的快乐时间很短,欢愉过后,是加倍的抑郁消极,更需要购物来拯救自己,如此恶性循环,自己像是失去了控制。
前半部分她享受的是购物快感,是感官的刺激,是感性的,且这种感觉较容易得到满足,但也容易消失。是不是为此就一刀切断禁止购物?我不建议这样做,不妨试着从感性购物转向理性购物。
如果说感性购物享受的是消费快感,那么理性购物享受的就是快乐。这种购物是理性的,心理上的满足,它不同于一般购物狂喜欢在商场买买买,打折的时候抢抢抢,而是根据真实的需要去购物,十分享受着购物的过程。
理性购物者更注重性价比,性价比越高越开心。性价比至上原则能适当减少物内疚感,并且很多时候还为自己“赚到了”而产生成就感。好比618大促的时候,我抢了10箱卫生纸,价格是超市的三分之一,当然价格只是购物时一个因素。对人的舒适度、使用寿命、自身体验好不好、评价等级、功能方面也是考虑的方面,卫生纸什么时候都需要,适宜存放。
我会把想要买的东西放进购物车,等低价时买入,延长购物满足感。好比我中意很久的某牌吹风机,节假日活动价比平常价优惠300元,东西还是那个东西,用起来和普通吹风机不一样,产品体验非常好;价格方面,我没有一味选低价吹风机,优惠300元依然是普通款的4到6倍,但这个东西的性价比很高。
我先前就是一个激情购物者,价格敏感,低价总能激起购买欲,现在当我很想买一个东西时,先会看看差评和追评,瞬间觉得这个东西我也不是那么需要,降低了购物欲望。
越是特别喜欢的东西越要先放进购物车,冷静两天后,发现当时很想买的裙子没到手也没什么大不了,没了那件大衣生活过得也挺好。
值得一说的是,现在很火的直播带货,主播讲得激情四射,营造一种抢单氛围,质量先放一边,你注意过直播间里买家是看不到物品的购买反馈和用户的评价,听到看到的都是东西的卖点和价格,购物欲望很容易被激起。如果你打算做一个理性购物者还是远离这种购物方式吧。因为当公车到站,大家都拼命向前冲的时候,你很难不被他们影响,跟着一起冲动。
必须承认一点,很多时候买来的东西即便很值,但使用率很低,甚至为零。女人总是比男人喜欢购物,喜欢外在的粉饰,这被许多心理学者认为是没有自信或虚荣心过强。这是真的,但并不是错的。
因为某种程度上我也认同,外在的东西也能让人获得自信。演讲前的一套得体衣服、一辆符合身份的座驾、一个完美的发型。但万物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有它的度,购物是喜欢还是习惯,希望每个人掌握好那个度。
越是坚信自我,增强自信心,你离购物狂越远,越能理性适度购物,享受购物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