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一只耳朵的故事

  那还是南部边境军事对峙的时期,当时我在广西前线服役。

  一天,一封皱皱巴巴的家乡来信,送到了阵地上。打开一看,歪歪扭扭写着这样几个字:“儿,速寄一张两只耳朵的正面照片来。妈。”

  母亲是一位几乎不识字的裁缝。看到这封信,我百思不得其解。战友们的一致判断是,家里要给我寻对象了。但那时候我才17岁,这件事尚不在家里人的考虑范围。即便如此,我还是择空匆匆跑到离阵地足足几十里的边境小镇,正正规规地照了一张带有两只耳朵的照片,连同刊登了我的作品的《法卡山一日》,寄回了家。

  直到4年后,我第一次探亲,才破解了这封来信的谜底。没想到,那是个至今回忆起来都忍不住要落泪的故事。

  那时候国境线上枪炮声不断,我的一位老乡,属于比较马虎的那种,刚到阵地,别人闻知敌情通报,都钻进了猫耳洞或坑道,唯独他一个人睡在帐篷里。夜晚,敌人悄悄摸上阵地,一发40火箭筒弹射过来,将他和他的床铺一起轰下了山。所幸,他的身体无大碍,但右手的小拇指却永远地失去了。手上有残,戍边军人当不成了。

  战友退伍回家,很自然地去探望我的父母。听说我的战友从遥远的广西回来,左邻右舍挤满了我家不大的房间。人们问起我在前线是否危险,战友一不留神说了实话,摇着那只缺了小拇指的手,说:“我刚上去两天就这样了,他每天在山上跑,能不危险?”当他意识到说漏嘴的时候,母亲的脸色早就白了。

  过了几天,老家开始谣传我被打掉了一只耳朵。可以想象,母亲是最后知道这个传说或谣言的人。

  母亲一边给我写了那封她平生写的第一封也是唯一一封信,一边将信将疑地着手追查这个谣言的源头。她的办法是一个一个地问,说不出谁说的就是你说的,而你的根据又是什么?

  母亲平日里助人的热心肠这时起到了作用。一个月后,这源头还真让母亲找到了,居然是一户和我家有些往来的人家。

  那家女人说得也似乎在理。你儿子战友上去两天就受了伤,而你儿子长年在阵地上能不受伤吗?况且你儿子寄回的照片,咋都是侧面的?

  我那时候年轻,照相时喜欢摆个姿势,没想到这种照法竟惹了麻烦。后来我才知道,很长一段日子,母亲每次梦到我,总会被少了一只耳朵的我惊醒。从那时起,母亲患上了神经衰弱,至今每天要靠吃安定才能入睡。

  母亲收到了来信,自然高兴得不得了,每当家里来人,总是有意翻翻那本书,其实是让人家看夹在里面的我的那张两个耳朵的照片。日子久了,连书的封面都翻烂了。岁月匆匆,南部边境早已恢复了和平,母亲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但每次见面,母亲都会像我初次探亲那样,定定地望着我。我的鼻子酸酸的,我知道老人是在望我的那双耳朵。

发布时间:2019-07-20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现代故事热点
  • 美丽少妇被劫色之后
  • 美丽少妇被劫色之后
  • 突然远远看见她牵着2岁的女儿走了过来,我正准备掉头而去,然而,眼尖她还是发现了我,只听她对女儿道:叫叔叔!那小孩儿听话的叫了声叔叔
  • 关注:214
  • 五好邻居
  • 五好邻居
  • 章大奎好吃懒做,三十啷当还是光棍一条,养条大恶狗,跟他住在三间半破屋里守穷。别人穷则思变,大奎是越穷越懒,看着隔壁的老同学汪溪日子红红火火,大奎的眼睛也红得冒火
  • 关注:85
  • 阿P捉蟋蟀
  • 阿P捉蟋蟀
  • 阿P是食品厂的业务员,又是个蟋蟀迷,喜欢捉蟋蟀、斗蟋蟀。去年秋天,他捉到一只“虎头将军”,斗败许多对手,最后拿到花鸟市场又卖了一千多元钱,从此名声在外。
  • 关注:78
  • 被泪水泡过的女人
  • 被泪水泡过的女人
  • 虽然已经过了春分,可北方的初春依旧感觉不到一点温暖的气息,西北风“嗖嗖”的直往人的脖领子里面钻,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因此,走出家门的人们还捂着厚厚的棉衣。
  • 关注:73
  • 脱下衣服就是人
  • 脱下衣服就是人
  • 有句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现管不如城管。有这么一个干城管的,绰号黑牙,自打穿上那身制服,吃早餐就从没付过账,擦皮鞋就从没花过钱,也不是他不给,是他给了,没人敢要。
  • 关注:72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