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电影《黑暗面》,又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消失的爱人》,感怀颇深。人性本就是有善有恶,矛盾且复杂,如果抱着“得到善的结果的期望”来考验人性,很多时候都会令我们失望,这是正常的。
很多人自诩——“看人很准”。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道德上妄断他人。将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上评判他人。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反复寻找识人善恶的方法。后来才发现——与其断人“善”、“恶”,不如识人“智”、“愚”。一个笨蛋带来的祸害,远远超过一个恶棍。恶棍有法躲开。而笨蛋则防不胜防。
一个做房地产的老板,感激于一个部下的忠诚,打算奖励这位部下一套房子。他让这位员工在公司自己开发的一个小区里任选一套。结果这位部下选了一个120平方的大套,让这位老板很是不爽。
他以为这位部下会自觉地选择一个80平方的小套,“没想到他这么贪”。他改变主意,自作主张地送给这位部下一个80平方的小套。于是这位部下心怀不满,这位老板也失去了一个好员工。
一对年轻夫妻感情很好,但妻子仍不放心丈夫的忠诚度,于是就让自己的闺蜜出马,考验丈夫是否花心。
在一个中秋月圆之夜,妻子“出差”在外,闺蜜“偶遇”丈夫,于是闺蜜与丈夫情投意合,双双睡到了同一张床上。结果是夫妻离异。
感悟人生
在此我实在怀疑妻子的智商,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考验他人,想要得到一个什么结果呢?人都是自私的,这不假,为何你连这最基本的都不明白,还要通过事实证实自己的智商不足。现实中这样的人还很多,你最需要的是反思自己。
丹麦着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在十分枯燥的医学研究中坚守。一起感悟人生芬森的助理乔治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
然而,芬森却拒绝了乔治的建议。他说:“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制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哈里出身于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一方面要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
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干年后,哈里成为丹麦医学家,当他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唐贞观初年,有人上奏清除朝中的奸臣。太宗说:“怎样才能区分忠奸呢?”上奏者说:“请陛下假装发怒去试验群臣,如果能够不畏陛下盛怒,仍敢直言进谏的就是正直的人,而顺从陛下的喜怒,曲意迎合的人就是奸臣。”
太宗说:“君臣之间应当光明正大,不能用欺诈的方式考验臣下”,“政府若器,民众若水”,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民众,民风不正,一定是政府出了问题。
对一个嗜吃者端出美味,让一个美女对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频送秋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为“食色,性也”。而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监督的官员来说,让他有皇帝般一呼百应的权力,却奢望不让他贪钱好色,那才是痴人说梦。那怕他有董存瑞炸碉堡的勇敢,有邱少云任火烧死的坚强,也无法抵御权力带来的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古今中外皆同,绝无“特色”之别。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和推敲的——善与恶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