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一切都为了你,我们舍弃了好工作,舍弃了漂亮衣服,舍弃了远方,舍弃了爱好,舍弃了很多,后面的话一定是你得感恩我做的这一切,有没有想过给孩子的是真正想要的吗?
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过一个故事,看了很有感触。一位年轻妈妈开着名车送女儿上学,那是一所教育一流的寄宿制贵族小学。在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妈妈离开你,拼命赚更多钱,都是为了将来可以送你去最好的重点学校学习,所以妈妈才没时间陪你。你恨妈妈吗?”
女儿说“不恨”。但是却又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
我们时常以为尽全力给了孩子最好的。我们拼命的赚钱、拼命的攒钱、拼命的把孩子往最热的兴趣班,最高升学率的学校送……为他们千算万算,希望他比同龄人跑得更快更远。认定金钱开道,教育水到渠成。
赚钱最艰难的时候只要想想这些都是为了孩子,就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力量。舍弃陪伴他们的时间,都是为他们的将来好,等他们大了就懂了,有我们这样努力无私的父母他们应该感到幸福。
回过头却发现,孩子竟然不快乐,对父母也没有无比的感激之情,反而是有话不爱跟父母说,喜欢顶嘴甚至嫌弃父母的不足之处。那一刻,父母们满心失望和委屈。
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一切,真的只怪孩子没有感恩之心吗?
我们想跟孩子建立的亲密良好的亲子关系,拥有的各种良好品行,这些都需要我们用时间和心血去浇灌培育了,是花钱买不来的。你的辛苦不让他看见,他却认定你不爱他。
老家有个哥哥,在村里养牛,有上百头牛,可他觉得自己养牛身份在社会上不受尊重,这份生计苦还累,他下定决心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两个孩子小学就上寄宿制的学校,一年2万,可他说为了孩子我干活就有动力,挣这么多钱就是给孩子花的,带着孩子买东西,手里拿着一把钱,自豪地跟孩子说:“想买什么就说啊,爸爸都给你们买。”现在孩子上了中学,没有同龄人的活泼,在家族聚会中常沉闷不语,甚至干脆不参加。回家就是要钱,在家一概家务都不做,还要妈妈刷好鞋洗好衣服,孩子甚至说过:我上学,就该给我钱花。住宿生活让他们心态不平衡,爱和人攀比,也觉得自己的家庭丢人。看不到父母爷奶的辛劳,在他们理所当然的心中没有感恩之心。
孩子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有了价值观,但没有父母正确的引导,用偏见的心看世界,世界就是偏的。你该跟孩子一起走过的路,就让他独自走,也许他就会走到小路上去。
人民网曾发过一个帖子,说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作业,写一写你长大了要做什么。有个女孩写到:“我长大了要当县长。因为我听说县长可以管很多人,到时我就让警察爸爸周末不上班,在家多陪陪我。对于她的愿望很多人点赞同意。确实有很多工作,需要工作者奉献很多。5+2,白加黑模式,即使这样也不该忽略孩子,工作勤勉认真负责的父母虽不能时刻陪伴孩子,但他们身体力行给孩子正能量引导,用平常心看待世界。
有一份儿童心愿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最想要的,其实是“买妈妈一天的工作时间陪我”,“全家人一起陪我过一个生日”,“爸爸不用去外地上班,在家跟我玩”……
孩子们需要的,除了钱,还有爱。甚至在孩子的世界里,对爱的需要远远的多于钱。孩子想要的是善解人意的妈妈,宽厚感悟亲子温和的爸爸,我们给孩子再多的零花钱,也无法满足孩子内心对情感的需求。
如果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就等于斩断了你们之间的情。“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忽视”,深以为然。
所以有时候最让人心疼的,往往不是那些作业写错了,父母会批评他,让他重新修改的孩子,而是无论作业写对写错,都没有父母过问,无论是考了100分还是20分,都找不到家长在卷子上签字的孩子们。缺爱的孩子,让人心疼又心酸。完全不管孩子的父母毕竟不多,但以工作忙和各种理由忽视孩子的父母却不少。
想一想,你有多少次,忙于饭局忙于应酬,忙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以至于头疼心烦,一次次让孩子一边玩去,一次次让孩子别说话消停会,一次次拒绝和孩子谈论他的新发现和新想法,甚至该给他读的故事书,也因为心烦和忙碌,而无法每天坚持下去。
可是,如果不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那其实也就等于斩断了与孩子之间的情。这段我们好不容易能与他同行的旅程,也变成了我们自说自话,感动自己的一次独行。
很多家长都无奈地表示过:“我也想陪着孩子,可工作不允许”“哎,就是脾气不好,总是控制不住”,“回家都累死了,哪有精力陪孩子”“也不是专门搞教育的,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然后父母们都相信:“总有一天他会理解的,会明白的,我这都是为了他好。”
是啊,孩子可能最终会明白父母的苦心,也许在他考上大学之后;也许在他步入社会之后;也许在他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也许在与父母永远离别之后……但是日后再感人的和解和领悟,都不如此刻的表达和沟通。
也许会,但是都不如现在这个时候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