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玉鹌鹑

  
1。离别  
北宋靖康年间,金兵发兵南下,攻陷了都城汴梁,俘获了徽、钦二帝以及他们的妃嫔、儿女等数千皇室宗亲,将他们全部押解回金。一路上,金兵对这群皇室之人不断羞辱,尤其是徽宗的妃子李贵妃,因为容貌美丽,能歌善舞,被金兵将士极尽猥亵。但李贵妃仍屈辱地活着,因为随行的还有她刚满七岁的儿子汉王赵椿,她不能抛下无依无靠的孩子独自离开人世。  
大军离金国越来越近,很快到达了两国交界之处。当晚,金兵在界碑附近安下营来。此时,宋皇室众人一齐陷入了恐惧当中。他们知道,到了敌国后,自己这群俘虏一定会受到金帝加倍的报复与折磨,再难有生还的希望,于是,哀伤的哭声在帐中弥漫开来。李贵妃望着眼前年幼的儿子,想着他也要踏上这鬼门关,不由得心如刀绞,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突然,李贵妃心中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她站起身,朝帐外看了看,只见远处的空地上生着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有几个金兵围着火堆在喝酒取乐,再远处的营栅边,站着几个值岗的哨兵。李贵妃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回到帐内,从怀中掏出了一件碧绿的玉雕,是一只母鹌鹑背上驮着一只仔鹌鹑。  
李贵妃拿着玉雕对儿子说道:“椿儿,这对玉鹌鹑是当年你降生之时,你父皇赏赐给我们母子俩的。”李贵妃说着,将上面的仔鹌鹑轻轻地旋转,取了下来。她用绳子把仔鹌鹑穿上,挂到儿子的颈上,含着泪道:“椿儿,现在我们落入敌寇之手,凶多吉少,你带着这只玉鹌鹑逃命去吧。倘若以后我们母子还能相逢,就以这玉鹌鹑为凭。”  
赵椿看着玉鹌鹑,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哭着道:“不,孩儿不想离开母亲,我要永远跟你在一起。”说完扑到母亲的怀里。  
李贵妃意念已决,她把一些银子、食物装在一个包袱中,塞到赵椿手里,道:“待会儿母亲会想办法把哨兵引开,你瞅准机会赶快从营栅中钻出去,朝着大宋的方向跑。出去以后不要说出自己的身份,就像普通人一样活着吧。”  
赵椿见母亲心意已决,于是擦干眼泪,道:“母亲放心,我一定好好地活着,等长大后把坏人打跑,将你与父皇都救出来。”  
李贵妃听完这话安心了,她站起身,毅然地朝着篝火走去。金兵一看到李贵妃走过来,立即两眼放光。一个首领模样的人涎着脸对李贵妃道:“美人,来得正好,快来一段歌舞为本将军助兴。”说完上前动手拉扯起来。  
李贵妃退后一步,道:“不用心急。亡国之妇现已想通,宋朝大势已去,我已立愿效忠大金,承欢众位将军本是分内之事。”说着,李贵妃一边歌唱一边舞动起来,随着她的身子不断地旋转,衣服也一件件地自身上脱落。金兵们一个个看得如痴如醉,远处的哨兵也不由自主地朝这边走了过来……  
赵椿悄悄地向着营栅走去,他不明白篝火边发生了什么事,只感到眼前火光灼灼,人影绰绰,金兵们陆续地围拢过去,越聚越多,一个个发出纵情而恣意的狂笑。赵椿想,母亲一定在受着某种侮辱,他想冲过去,可想到母亲刚才的叮嘱,于是又转过头去。当他看到站岗的哨兵都已离开后,急忙冲了过去,蜷缩着身子从栏杆中钻出去,一头扎进茫茫的黑夜中,奋力地奔跑起来。  
2。重逢  
也不知跑了多久,天边出现了一丝光亮。赵椿见并无金兵追来,才松了一口气,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下来。忽然一阵风吹来,赵椿感到寒冷刺骨,又觉饥饿难忍。他刚想从包袱里找些吃食,突然惊觉包袱不知什么时候已掉落在路上了。赵椿又冷又饿,此时又想起母亲,心中更加悲切,不禁埋头呜呜地痛哭起来。  
忽然,赵椿听到身旁有个稚气的声音问道:“咦,你是谁,从哪里来的,在这里哭啥啊?”  
赵椿抬头一看,只见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孩站在身旁。赵椿呜咽着道:“我叫椿儿,是从京城来的。父亲和母亲都被金兵抓走了,我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可现在不知道去哪里……”  
男孩听了,就挨着赵椿坐下,红着眼眶道:“唉,我的遭遇也跟你差不多。”男孩告诉赵椿,他叫任儿,一个月前父母与家里人全被金兵杀害,房子也被烧了,只有他一个侥幸捡了一条命,现在沿路乞讨为生。  
两个孩子同病相怜,一下子就成了好朋友。从那以后,赵椿就跟着任儿一起乞讨。可是,眼下金兵四处劫掠,大宋境内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两人有时一整天也讨不到一口饭吃,还得时时受金兵追赶,成日生活在饥饿与恐慌中。  
一个多月后,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的赵椿受不了颠沛流离的苦楚,终于病倒在路上。任儿慌了神,可在这兵荒马乱中,到哪里去找郎中呢?于是,任儿只得背着赵椿走,并把仅有的食物都让给他吃。两天后,赵椿终于还是挺不过去了。临死前,他告诉了任儿自己的真实身份,并把挂在颈上的玉鹌鹑摘下来给他,说道:“这是我父皇御赐的,我与母亲各有一只。原想着重逢时作为凭证,可我现在要死了,再也见不到她了,我就把它送给你吧。”赵椿说完就断了气。  
任儿放声大哭,他把赵椿的尸体背到山坡边,折些树枝掩盖好,磕了几个头走了。任儿一个人继续流浪,赵椿的那只玉鹌鹑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贴身保管着。他心想,椿儿是自己的好朋友,他把如此贵重的东西馈赠给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弄丢了。  
一天,任儿正走在大道上,突然看到周围的人都变得惊慌失措,他知道有金兵追来了,于是撒腿跑了起来,可金兵很快追上来抓住了他。金兵并没有杀任儿,因为金帝有令,要在中原攫取一批孩童回国,从小加以驯化,作为奴役。金兵首领见任儿身板结实,手脚灵活,就把他派到皇宫的御马监去看马。  
皇宫守卫非常森严,金人不许任儿踏出马监半步,稍犯一点过错,他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就在这种屈辱中,转眼间十载过去了,任儿已由当初稚嫩的小男孩,长成了一个英姿勃发的小伙子。由于任儿的马饲养得好,金帝封他为遛马官,渐渐地,他有了一些自由活动的空间。  
也就在这时,任儿从金人口中得知,宋徽宗早已屈死在金国,他的九子康王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宋高宗”。宋金两国已定下盟约,暂时休战。而当年随徽宗一起被掳的后妃、公主、皇子们,大都已惨死,有的去向不明,那些所剩无几活着的人,却仍在金国受着压迫。任儿想起椿儿的母亲李贵妃,就暗暗向人打听她的下落,可是几番周折,都没有得到她的消息。  
有一天傍晚,任儿牵着金帝的坐骑到皇宫的草坪上遛达,路过一口水井旁,突然看到一个浣衣宫女晕倒在地。任儿吃了一惊,走上前一看,发现那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宫女,此时她脸色苍白,气息虚弱,一看就是疾病劳累所致。任儿忙跑回自己的住所,端来一杯温水让宫女喝下,对方的脸色这才慢慢地缓和过来。  
就在这时,任儿忽然看到刚才宫女摔倒的地方,有一个东西闪闪发亮。他走上前捡起一看,一下子呆住了—那是一件晶莹闪亮的玉雕,雕刻的是一只玉鹌鹑,玉鹌鹑的背上还有一个凹洞!任儿忙把自己怀中的仔鹌鹑拿了出来,放到那只玉鹌鹑背上,发现两只鹌鹑连在一起,咬合严密,浑然一体。任儿呆呆地想,难道眼前的宫女竟然就是李贵妃?  
这时,那宫女已经睁开眼睛醒了过来,她下意识地摸了一下怀中,大概发现玉鹌鹑丢了,就慌忙站起身来去寻找。突然,她看到任儿手中拿着一对玉鹌鹑,她愣了一下,不禁踉跄着奔过来,拿过玉鹌鹑仔细地看了看,点点头道:“没错,真是一对儿。”然后,她颤声对任儿道:“孩子,是你吗?你真的还活着?”  
3。入狱  
任儿听了这话,心想,眼前之人必是李贵妃无疑了。他想说明实情,可看着李贵妃饱经风霜的脸庞和激动兴奋的神情,又觉得此时说出真相,她一定会非常失望,想到此,任儿一时竟语塞了。这时,李贵妃伸出手来,抚摸着任儿的脸庞,眼含深情地道:“孩子,没想到你长得这么高、这么大了,早已不是小时候的模样了。”  
任儿望着李贵妃慈祥的面容,想起了自己死去的母亲,梦中见到的母亲仿佛就是这副模样。于是,任儿再也忍不住,轻轻地叫了一声:“母亲!”  
李贵妃听了,顿时泪如雨下,任儿也禁不住眼泪直流,两人抱头痛哭起来。半晌,李贵妃才止住悲声,问起任儿当年逃离金营后,因何又来到了金国,这些年是如何过来的。  
任儿想了想,决定暂且瞒下李贵妃,待到她身体好些再找个机会说明真相,于是将错就错,说道:“孩儿当年逃出金营后不久,路上遇到一队金兵,又被抓住了。他们不知孩儿的身份,就把孩儿关在了御马监中,一过就是十年。这些年孩儿常常思念母亲,却不能自由走动,无从知道消息。没想到母亲竟然也在宫中,终于有机会相逢!”  
李贵妃也告诉任儿,当年他们被押到金国后,金帝为了羞辱徽宗,让他所有的妃嫔都进宫侍寝。李贵妃因为体弱,随行的妃嫔就帮她隐瞒了身份,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因此逃过一劫,改为进宫伺候金后。最后,李贵妃笑着道:“真是苍天有眼,不仅让我活到了今天,还让我们母子得以团圆。”说着,她拿着玉鹌鹑对任儿道:“这对玉鹌鹑你好生保管着,有朝一日回到大宋,你就凭着此物去认祖归宗。”  
任儿刚接过玉鹌鹑,忽然,一队侍卫冲了过来,走在前面的是皇宫总管。侍卫们一拥而上,从任儿手中夺走了玉雕,将它递给了总管。  
总管拿着玉鹌鹑,眼睛一下子发亮了,他陰笑着道:“我刚才远远地就看见这玉石绿光闪闪,果然是名贵之物。”然后脸色一沉,冲李贵妃与任儿道:“你们两个下贱的仆役,竟然拥有这等上乘宝物,行迹实在可疑。”说完就吩咐将李贵妃与任儿母子带走。  
母子俩相对无言,暗恨自己太粗心,不防旁边有人觊觎,想不到才刚刚相认,祸事就降临了。  
总管将李贵妃与任儿带到了一座宫殿内,此时金帝与金后正在议事。总管拿着玉鹌鹑上前呈给金帝,并说了此物的来历。金帝听后,仔细看了看玉鹌鹑,顿时脸色一沉,冲着李贵妃与任儿怒道:“这件玉雕显然是宋朝皇室之物,看来你们都是皇室之人,竟敢欺骗我这么久,实在可恶!”又高叫道:“来人啊,将这对母子打入死牢。”  
金后看着李贵妃,想到她跟在自己身边多年,心有不忍,便对金帝道:“看这宫女的模样,不像是出身富贵之人,会不会其中有什么误会?”  
金帝听了也有些疑惑,正要发问,却见李贵妃看了任儿一眼,从容地道:“没错,我就是徽宗身边的妃子,玉鹌鹑是皇上当年亲手赠与我们母子的。”  
李贵妃话音刚落,侍卫们就将她与任儿拖走,押进了大牢。牢房里陰暗潮湿,还发出阵阵腐臭的味道。任儿刚走进去,突然感觉脚下像踩着了什么东西,他低头一看,不由惊叫起来,原来那是一颗白森森的骷髅,再凝神一看,牢中堆积着许多白骨。  
李贵妃叹了口气,道:“看来,这里曾关过许多宋俘,恐怕不久后,咱们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具枯骨。”说着,又含泪道:“我老了,死不足惜,只是没想到害得椿儿你也身陷囹圄。早知道这样,我就不会跟你相认了。”  
任儿安慰她道:“今生我们母子能够相认,就是死也无憾了。”  
从这以后,李贵妃与任儿就被囚禁在牢里,每天狱卒送进来一点可怜的食物,母子俩都相互推让。不久后,李贵妃的身体更加虚弱,任儿也很快消瘦下来。这时,任儿听狱卒说起,因为自己离开,御马监里许多马匹都不进食了,金帝想过要放他出狱。任儿知道,如果此时说出自己不是宋朝的皇子,一定可以获得赦免,但他又想,如果自己离开了,就要留下李贵妃一人在这里受苦,只怕她撑不了几天……于是,他决定将这个秘密埋在心底,到死都不说出来。  
发布时间:2020-08-08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民间故事热点
  • 马头琴
  • 马头琴
  • 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好孩子,他的名字叫苏和。  苏和与他的奶奶住在一个小小的帐蓬里,放牧一群小小的羊。  那一天,正是初春,积雪刚刚融化
  • 关注:104
  • 唐伯虎画雀
  • 唐伯虎画雀
  • 唐伯虎是江南很有名的才子,你一定在戏里看过他点秋香的故事。不过,我讲的这个故事发生那会儿,他还没去点秋香呢!  话说有一回,那唐伯虎坐在一条小船上看风景,小舟摇到江中
  • 关注:92
  • 一两茶
  • 一两茶
  • 石门县出产好茶,陆羽《茶经》中曾有记载,湘西北石门县山奇竞秀,云雾飘荡,盛产上好的绿茶。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此地采购茶叶,石门县城便成为绿茶市场的交易中心,县城繁华异常
  • 关注:83
  • 扑朔迷离刘仙姑
  • 扑朔迷离刘仙姑
  • 大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十一月的一个早晨,位于黄海之滨、山东半岛东端一隅的小龙山脚下的山东省即墨市东程哥庄村,发生了一件令人惊诧的大事。
  • 关注:76
  • 卖香香屁
  • 卖香香屁
  • 从前,有家人家,兄弟两个,哥哥是个尖子,只顾自己,弟弟老实。爷娘一死,哥哥怕弟弟拖累,吵着要分家。弟弟还小,说:分就分吧!两间屋子,一人一间,哥哥住瓦房,弟弟
  • 关注: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