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汉景帝是如何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七国之乱的导火索是什么?

  汉景帝刘启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时候,他和一个藩王的儿子下棋对弈,那个人就是吴王的太子刘贤,刘贤是太子,刘启也是太子,况且刘贤在吴国的时候尊贵无比,受到父王吴王刘濞的宠爱的重视,这几年吴国国力越来越强大,他们已经有些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了。刘贤在棋桌上争强好胜,出言不逊,刘启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自然忍不下这口气,你一个小小藩国的太子也敢和我天子的太子相提并论一争高下,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于是一个冲动,就看不惯那刘贤一副小人得志趾气高扬的模样,两手高高举起棋盘,狠狠的砸向了刘贤的脑袋。这刘贤是个短命鬼,一下子就死了,刘启也很害怕,怎么办啊,这可是杀人的事情,他也受到了打击,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冲动是魔鬼呀!

  刘贤死了可怎么办才好,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汉文帝刘恒没有办法,自己的儿子犯了错要惩罚,但是他知道刘启向来知道道理,不会胡乱杀人,更何况对方还是吴王的太子,一定是那刘贤做了什么错事。但是事情已经发生,无可挽回,他只好派人将刘贤的尸体运送回吴国。

  吴王刘濞一看,自己好好的儿子,明明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的时候就死了,换做是谁的心里都不会好过。他内心的愤怒已经到达了顶点,但是还是有一定的理智,没有立刻就发兵造反。吴王刘濞的心里对儿子的死感到难过,也对皇帝有怨气,认为他包庇刘启,任由刘启杀害刘贤,当使者将刘贤的尸体送到刘濞面前时,刘濞面无表情的说:“这整个天下都是刘家的天下,我儿子既然是在长安死的,那就把他埋在长安就好了,干嘛还要送回来给我!”说完就再也不理会那使者了。使者在吴王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的将刘贤的尸体带回长安了,这样一来二去的,刘恒的心里也来了气,是你儿子无礼在先,有此报应也是应该,刘贤最后在长安埋葬。

  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被刘启误杀了之后,就开始不再朝见西汉皇帝,借口说自己有病,不能长途跋涉。刘恒当然会以为这其实是刘濞的借口,他还在怪自己儿子杀了他儿子,刘恒怀疑刘濞已经有了造反之心,于是暗中派人调查吴王是否真的得了病,结果发现吴王并没有生病。刘恒心里更加确定这吴王是想要造反了,于是再有吴国使者来到长安的,他一律扣押。而刘濞眼看着派去的使者被抓,又气又怕,有了反叛的心思。但是他还是得派使者到长安去拜见皇帝,汉文帝问起使者为何吴王迟迟不来觐见,使者回答皇帝:“陛下扣押了吴国的使者,吴王害怕,所以才不敢来长安拜见您。”汉文帝于是释放了关押的使者,为了安抚吴王刘濞,他还赐给了他几案和手杖。汉文帝不是个疑心重的皇帝,经过使者的说服后,他体谅吴王年纪大了,就下令以后吴王可以不用来长安觐见。汉文帝的忍让并没有让吴王有感恩之心,反而助长了吴王嚣张的气焰,觉得汉文帝真是好糊弄,开始暗中联系其他藩王,准备造反。

  到了汉景帝刘启的时代,御史大夫晁错给皇帝上奏了一本《削藩策》,讲的就是如今藩国势力太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央的地位,要削弱他们的实力,最终消灭他们。汉景帝和汉文帝时期着手的就是对付西汉的这些同姓的藩王们,晁错的这篇奏章刚好给了他一个机会和计划。在汉景帝连番的削弱藩王实力的行动中,诸位藩王们岌岌可危,这时候吴王他们的造反准备已经十分充足,于是发起了反叛。

  叛军起兵的理由是“清君侧”,汉景帝就杀了他们口中的奸臣晁错,但是他们依然不投降,最后汉景帝派大将军周亚夫还有亲弟弟梁王出征,叛乱被镇压。

发布时间:2019-06-26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历史故事热点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元姑娘简介 元姑娘为什么能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 朱元璋幼时生活 朱元璋所作打油诗为何?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所谓英雄配美人。既然英豪不少,那么在那个动荡的时期,自然也少不了与英雄相配的美人了。所以三国英雄不少,美人也多。
  • 关注:103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晋朝有名的陶侃将军,在平定了苏竣之乱以后,因功封了大官,过起了文官似的生活。日子一久,陶侃觉得不能像这样养尊处优,把身体都荒废了。
  • 关注:101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