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愤题和尚诘问是朱元璋写的吗?他为何会留下这首诗?

  明太祖朱元璋是平民百姓出身,最初他因家贫而出门讨生活,后来加入了元末的农民军,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最终才建立起了大一统的明王朝。在还没有当上皇帝之前,朱元璋最大的对手应该是陈友谅。

  公元1359年,陈友谅已经完全控制了天完国,不管是士兵数量还是士兵质量都远高于朱元璋。然而最要命的还不在这里,最要命的是陈友谅的长处恰恰是朱元璋的短板,即水战。陈友谅占据着长江上游,朱元璋占据的是下游,朱元璋要想打败陈友谅,他们之间注定要有一场激烈至极的水战,这也是朱元璋一直逃避决战的原因。

  同年,常遇春做了一件事,不仅让陈友谅大为震惊,就是朱元璋本人也是万万没想到。原来,常遇春率兵攻克了池州,陈友谅分了一部分兵力来夺城,可是却中了常遇春和徐达的埋伏,一下子就被俘虏了三千多人。常遇春故意激怒陈友谅,他不顾徐达的阻拦和顾忌,愣是不经过朱元璋的请示,直接活埋了这三千人,使得朱陈决战提前爆发了!

  当然了,常遇春最后留了几个人给陈友谅报信,他让那人带话给陈友谅:我是常遇春,是我打败了你!这句话霸气是霸气,可是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陈友谅带着他的超级战舰就来攻打朱元璋的小渔船军队了!

  朱元璋急得不行,赶紧连夜和几千人动工,硬是把木质的江东桥给换成了石头桥。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效果却格外显著。本来这里的河道就十分狭窄,像陈友谅那样的大军舰,一次只能通过一艘。如果桥是木质的,军舰很容易就能撞毁木桥,而朱元璋这些人就会被他们包饺子。反之,如果军舰无法撞毁石桥,那么笨重的军舰就会成为陈友谅的负担。最后,朱元璋大败陈友谅,陈友谅狼狈逃走,从此以后再不敢轻易打应天的主意。

  打败陈友谅以后,朱元璋微服私访到了一家寺院打算借住一晚。谁知道,主持是个眼尖的人,他一下就看出朱元璋身上有很大的煞气,长相也不是良善之辈,就想和朱元璋好好讲道理,以便化解朱元璋身上的煞气。可惜啊,朱元璋听他唠叨听得烦闷无比,最后索性反把主持给教训了一顿。

  主持被朱元璋撵走了,朱元璋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一大早就离开了。主持醒了以后,来到朱元璋的住处打算询问朱元璋到底是什么人时,才发现已经人去房空了,只不过朱元璋留了一首诗在房中的墙壁上,只见墙上一笔一划潦草的写着“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主持这才知道,原来昨天那位竟然是刚刚打败了陈友谅的朱元璋。

发布时间:2019-05-12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历史故事热点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元姑娘简介 元姑娘为什么能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 朱元璋幼时生活 朱元璋所作打油诗为何?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所谓英雄配美人。既然英豪不少,那么在那个动荡的时期,自然也少不了与英雄相配的美人了。所以三国英雄不少,美人也多。
  • 关注:103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晋朝有名的陶侃将军,在平定了苏竣之乱以后,因功封了大官,过起了文官似的生活。日子一久,陶侃觉得不能像这样养尊处优,把身体都荒废了。
  • 关注:101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