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美,是我身上唯一的弱点
3
美的不只是她自己,更是她的设计
一开始,十点君也以为她不过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家境优渥,从不需担心油盐酱醋茶,自然能出尘绝逸。但了解她愈多,十点君愈是难以用几个扁平的词语来形容她——
林徽因的美实在让人难以捉摸,除了在建筑学上的贡献,林徽因也有很多杰出的设计。
新中国成立前夕,所有应征国徽图案的作品都被否定。紧急之下,周恩来总理邀请梁思成、林徽因参与设计国徽。虽疾病缠身,但林徽因依然与大家通力合作,甚至提出了许多新的构思、勾画成草图,最终定稿。
此外,谁能想到,林徽因还是中国景泰蓝的一代尊师。她在与梁思成逛古玩城时,发现了景泰蓝花瓶,得知这美轮美奂的景泰蓝已近绝根,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她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抢救景泰蓝的美术小组。
为此,林徽因多次到时任故宫研究员的沈从文处学习。有长远见识的林徽因,对古代景泰蓝只有荷花、牡丹等几种图案感到不满足,便找出历代装饰资料,学习研究,最终与美术小组一起设计绘制了一批新的图案,其中尤其以祥云火珠、敦煌飞天的图案最为出彩,既简洁明快,又不失浪漫。
林徽因设计的夔龙纹对罐
她对古建筑、艺术的深爱,直至临终前依然如一:“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她很美,但不止于美,一生忙于求学、钻研,哪里还有工夫矫情、在意闲言碎语呢?
4
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而后才是女人
人生没有不负重的飞翔。林徽因的人生,也不尽完美。
林徽因的生母是续弦,来自小镇,没有文化,没有儿子,性格又执拗难相处,并不得宠爱。林徽因作为长女,夹在父亲与母亲、母亲与二娘之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终其一生,母女俩的关系都很紧张。但作为女儿的她,依然尽心尽力地服侍母亲,甚至选择与梁思成结婚,也与父亲已逝、父亲的好友梁启超承诺会赡养伶仃的母亲有关。
早年车祸使梁思成留下了腿瘸、常年穿铁马甲固定腰椎的后遗症,家庭一切都是林徽因在打理。动荡时期,梁思成受批斗,红卫兵要求林徽因与他划清界限,甚至逼她与之离婚时,她理智、冷静地对待:
“我审视了自己对婚姻的准则:坦诚、理解、信任、宽容、责任。我与思成之间没有任何隐私,我们做到了坦诚,正因为我们互相如此真诚,因此得到了互相的理解与信任,我宽容他的任何错误。因此我也就有责任与他共同承担家庭的任何不幸。离婚?不!”
这样在浪潮中的坚定,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了吗?”她确实用一生的时间,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作为一名母亲,她也倾尽心血哺育和教导自己的孩子。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家人逃难到昆明、重庆。物价昂贵,她“在菜籽油灯的微光下,缝着孩子的布鞋,买便宜的粗食回家煮,过着我们父辈少年时期的粗简生活”。她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保持着“倔强的幽默感”,以戏谑的眼光来看待杂沓纷乱的一切,给孩子们传达了对生活的坚定信心。
作为女人的她,亦是风情万种。她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着装要求很高。她喜欢剪一头清爽的短发,前额烫几个优雅的小卷,极为可爱。喜爱设计的她,为自己设计了婚礼服和整场婚礼,别出心裁地融入了中西方服饰结构和廓形。哪怕是在艰苦的调研里,她也会穿着平跟短靴,戴上遮阳帽;就算是因病消瘦,也依然气质非凡。费正清这么形容她:她穿一身合体的旗袍,朴素又高雅,别有一番韵味,东方美的娴雅、端庄、轻巧、魔力全在里头了。
女作家萧红曾对朋友说过:“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对林徽因而言,亦是如此。
世人多将注意力放在不知来源的花边新闻上,却少有人驻足于她在建筑、设计以及文学上的贡献与成就。她的美,反倒阻碍了大家去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她。纵观林徽因的一生,她的自强、勇敢、柔美和作品,才是了解她的真正途径,你会发现:
她真实的人生,远比她的绯闻更精彩。
林徽因的一生是被爱的一生
被父亲爱,被三个男人爱,被无数拥趸爱……
我们或许不如她这般幸运,但至少有一点
我们可以爱自己,在平凡小事中感受欢愉
把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