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同治帝的不幸生活 同治帝的政治主张


  同治帝幼年登基,还有一个吊炸天的母亲,慈禧太后。看见小编提出他的“不幸”这么一个命题,相信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吧!小小年纪就顺理成章的当了皇上,没有经过残酷的帝位之争,到底是哪儿不幸了?

  其实在小编看来,清朝末年的皇帝都是不幸的。其中最大的不幸,就是他们生活在清朝末年,国力衰退,财狼遍地。而同治帝的不幸,首先是幼年丧父。父亲的早逝,让同治帝小小年纪就继承了皇位,未能尽情享受无忧的童年。而是穿着厚重的朝服,一动不动的端坐高位,听着听不懂的奏折。这对正处于好奇乱动时期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不幸。

  第二个不幸,就是有慈禧这么一个权利欲极重的母亲。慈禧太后也许是爱同治的,但同治远没有权利来的重要。他一再压制同治,不仅严格要求,经常训斥他,而且还一直拖延同治的亲政时间。

  第三个不幸,大概就是英年早逝了,同治帝只活了19岁便去世了。

  同治帝时期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个较为轻松的阶段,在国内处于“太平天国”与“义和团”两同治帝次重大社会动荡之间,在国际处于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两次入侵之间。这样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时机,给予了清王朝喘息的时间,同时也给同治皇帝提供了革新的极好环境。同治帝抓住了这一时期,开始推行“同治新政”。成立总理衙门,掌管清廷与各国间的外交事务,而且包括对外贸易、海关税务、边疆防务、海军建设、新式工矿业,以及建新式学校、兴修铁路、矿务等,实际上它相当于清廷的内阁兼外交部。设立同文馆,办新式学校,派人出洋,如斌椿率三名同文馆的学生及自己的儿子广英,离京从上海乘轮船出洋,在欧洲游历110多天,访问了法、英、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挪威、比利时等国。回国后写出《乘槎笔记》,写下火车、轮船、电报、电梯、机器印刷、蒸汽机、摄影、起重机、抽水机、显微镜、幻灯机、纺织厂、兵工厂等先进物事。给清朝政府打开了视野,介绍了先进的技术科学。为后来办厂开矿、修筑铁路等,实行学习西方近代化举措,开始走向开放、进步打下基础。

  经济军事上,最为著名的应当要算洋务运动。当时举办新式军用工业,编练新式军队,加强国防建设等,其宗旨是“求强”与“求富”。许多大臣都开始兴建一系列的军功厂,聘请外员来解决技术问题,以期能增强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同治三年,已开办有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西安机器局等20余个。后来还推广到洋枪厂、洋炮厂、炮弹厂、火药厂、轮船厂、炼钢厂、子弹厂、水雷厂。此次军工厂的开办,使得中国的军船到中法战争前共制出15艘军舰,最大者为2800吨,小者只有数百吨。

  外交上,著名的是与日本的外交事务,以及真正走出去,派遣留洋学生在外学习技术知识。日本以台湾高山族人误杀漂流到台湾的琉球人为借口,发动侵略台湾的战争。订立《北京专款》,清政府赔偿白银50万两。

  教育文化上,设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外国科学知识与技术,回国之后投入到政府的各个机构,为国家做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事行政和外交者24人,其中成为领事、代办者12人,外交次长、公使2人,成为总长者1人,内阁总理1人;加入海军者20人,其中成为海军将领者14人;从事教育者5人,其中成为大学校长者2人;从事实业者30人,其中成为工矿负责人者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等。

发布时间:2019-10-16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历史故事热点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元姑娘简介 元姑娘为什么能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 朱元璋幼时生活 朱元璋所作打油诗为何?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所谓英雄配美人。既然英豪不少,那么在那个动荡的时期,自然也少不了与英雄相配的美人了。所以三国英雄不少,美人也多。
  • 关注:103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晋朝有名的陶侃将军,在平定了苏竣之乱以后,因功封了大官,过起了文官似的生活。日子一久,陶侃觉得不能像这样养尊处优,把身体都荒废了。
  • 关注:101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