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朱由崧当皇帝后都干了些什么?朱由崧到底是个好皇帝还是坏皇帝?


  朱由崧是明末皇室,是福王朱常洵的儿子,后来朱常洵去世之后,继承了福王的爵位。朱由崧与明思宗崇祯皇帝是堂兄弟的关系,按理来说怎么也轮不到朱由崧当皇帝。不过事情总有意外,而朱由崧当皇帝就是是那个意外。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眉山自缢。崇祯皇帝去世后,明朝陷于群龙无首之地,在崇祯皇帝的太子和皇子均没有踪迹之后,这位与明神宗朱翊钧血缘最近的福王,在四镇军阀和,马士英、阮大铖的拥戴下继位登基,改元弘光,成为南明的第一任皇帝。

  朱由崧与他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一样,都是一个沉迷于酒色之人,指望靠他能恢复大明山河,简直是痴人说梦。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虽然朱由崧上台之后,颁布了几项政令,但实际在当时的环境下根本毫无用处。

  政治上,首先是追封上谥,其次便是大肆采选秀女。

  朱由崧登基后,便先后追封明熹宗懿安皇后谥号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祖母郑贵妃为孝宁太皇太后、父福恭王朱常洵为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嫡母邹氏尊号为恪贞仁寿皇太后、生母姚氏为孝诚端惠慈顺贞穆符天笃圣皇太后。不仅如此,他还为北京殉难诸臣上谥号,文臣二十一人、勋臣二人、戚臣一人。对北京殉难者及前几朝重臣追谥,大概是他为政举措中最值得人们称赞的一项了。

  说朱由崧和他的父亲朱常洵一样沉迷于酒色,这个一点也不假。朱由崧继位后,便下令选淑女入宫,派宦官于南京城中四出搜巷,凡是有女之家,必以黄纸贴额,持之而去,南京城中骚动。这个行为哪里像是在选秀,简直与强盗采花贼无误,见着漂亮姑娘就将之劫走。

  军事上,弘光朝廷采取“联虏平寇”的政策。不过这个政策基本是他们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做出的一个政策,注定只能是他们的白日梦,等梦醒后,等来的只能是可怕的结果。弘光朝廷偏居一隅,对于整个国家的形势都不太了解。等他们知道吴三桂联合清军大败李自成之后,便有了借清军势力击溃农民进的念头,但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吴三桂那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投降清王朝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并没有看见清朝的野心。以至于到后来被清军打到家门前了,才幡然悔悟。

  经济上,弘光朝廷鱼肉百姓,横征暴敛,使得多年来早就不堪重负的百姓承受更加沉重的赋税负担。其实赋税这个问题,早在崇祯帝时期就已经出现问题了。为了支持庞大的军费开销,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只能向天下人征税。特别是南方,每年都要上供无数的钱财衣帛以支持北方各部的开销,南方百姓痛苦不堪。

  朱由崧登基之后,有人提出了减免赋税的建议,意在借此争取民心。但是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其中代表便是史可法。史可法说:“天下半坏,岁赋不过四百五十余万,将来军饷繁费,则练饷、剿饷等项未可除也。”

  军费也就算了,毕竟还有要打仗的原因在。但是这些赋税不仅仅是用在军费上,还成为了皇帝大臣安于享乐的资本。皇帝拿着这些资本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四处购买珠宝玉石,让自己过着与明朝皇帝比肩的奢侈生活。而大臣们也拿着百姓的血汗钱,整日音乐歌舞,大鱼大肉,耽于享受。

  弘光帝是高压赋税制度的享受者和支持者,自然不可能支持减免赋税的建议。虽然他后来象征性的版不过减免赋税的诏令,但那真的只是象征性的。他颁布诏书称:“自弘光元年始,山东钱粮全免三年,北直钱粮全免五年。”但那个时候,山东已经不是弘光朝管辖之地,这个诏令显得滑稽而可笑。百姓不是傻子,相比于大顺政权的“三年免征”和清朝多尔衮进入北京后立即宣布废除三饷,弘光朝自然民心尽失。

  说朱由崧是一个好皇帝还是一个坏皇帝,只看这些政策就可以知道,他绝对称不上是一个好皇帝。

发布时间:2019-10-02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历史故事热点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元姑娘简介 元姑娘为什么能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 朱元璋幼时生活 朱元璋所作打油诗为何?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所谓英雄配美人。既然英豪不少,那么在那个动荡的时期,自然也少不了与英雄相配的美人了。所以三国英雄不少,美人也多。
  • 关注:103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晋朝有名的陶侃将军,在平定了苏竣之乱以后,因功封了大官,过起了文官似的生活。日子一久,陶侃觉得不能像这样养尊处优,把身体都荒废了。
  • 关注:101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