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元文宗的历史功绩 元文宗的诗

  元文宗是元武宗子嗣,元武宗去世之后,按照“兄终弟及,叔侄相承”的约定,将皇位让给了元仁宗。按照约定,元仁宗去世之后,应该要将皇位传给武宗的子嗣,但是到了仁宗晚年,他并不想遵守这个规定,他想将自己的大好河山传给自己的后嗣。就这样经过一系列的运转之后,皇位最后传给了仁宗的后嗣元英宗硕德八剌。

  本来武宗的传承序列就这样断了,但是后来泰定帝去世,燕帖木儿在大都发动政变,最后拥立当时还是怀王的元文宗继位。经过“两都之战”后,天下大权再次掌控在了元武宗海山一系之中。

  元文宗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全靠燕帖木儿孤注一掷发动政变,并且率领所部军队与武宗其他残部,击溃上都政权,这才能坐稳江山。燕帖木儿的功劳,用汉人的话来讲,就是有“从龙之功”。

  一般来说,拥立一个皇帝继位,并且还是继位之功中功劳最大的人,理所当然的在皇帝登基之后,会受到皇帝的重用,甚至很多时候达到“权倾朝野”的地步。燕帖木儿在元文宗继位之后,受封成为丞相,典型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成为丞相之后,燕帖木儿自恃有功,玩弄朝廷,专权擅政,政治腐败不堪。元朝从前几朝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燕帖木儿这般之下,元朝朝政更加腐败,国势更加衰落,以至于文宗在位期间,多次爆发民变。

  元文宗在政务方面,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功绩,甚至因为有丞相玩弄朝政的原因,还可以称之为过失。元文宗的主要功绩,全在文治方面。

  也许是因为元文宗本身文学修养就极高,所以特别重视文化的发展,在文宗一朝,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治乱。奎章阁下设艺文监,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编纂《经世大典》,内容涉及市籴粮草﹑仓库﹑招捕﹑站赤﹑急递铺﹑海运﹑高丽﹑缅甸等事,为元代一部重要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

  元文宗文学修养超过元朝前几位历任皇帝,他不仅在书画方面留下《相马图》的著作,同时还留下了不少诗词,以供后世鉴赏。

  《青梅诗》

  自笑当年志气豪,

  手攀红杏寻金桃。

  溟南地僻无佳果,

  问著青梅价亦高。

  【七律】

  《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

  穿了氁衫便著鞭,

  一钩残月柳梢边。

  二三点露滴如雨,

  六七个星犹在天。

  犬吠竹篱人过语,

  鸡鸣茅店客惊眠。

  须臾捧出扶桑日,

  七十二峰都在前。

  《登金山》

  巍然块石数枝松,尽日游观有客从。

  自是擎天真柱石,不同平地小山峰。

  东连舟艥西津渡,南望楼台北固钟。

  我欲倚栏吹铁笛,恐惊潭底久潜龙。

  《题九华》

  昔年曾见九华图。

  为问江南有也无。

  今日五溪桥上望、

  画师犹自欠功夫。

发布时间:2019-08-26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历史故事热点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元姑娘简介 元姑娘为什么能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 朱元璋幼时生活 朱元璋所作打油诗为何?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所谓英雄配美人。既然英豪不少,那么在那个动荡的时期,自然也少不了与英雄相配的美人了。所以三国英雄不少,美人也多。
  • 关注:103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晋朝有名的陶侃将军,在平定了苏竣之乱以后,因功封了大官,过起了文官似的生活。日子一久,陶侃觉得不能像这样养尊处优,把身体都荒废了。
  • 关注:101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