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七果小故事

宋宁宗是如何继位为帝的?赵扩的继任者到底是谁?


  中国古代封建历史长达两千多年,这其中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帝王无数。有的帝王是一统天下,建国称制,如秦始皇嬴政;有的帝王于微末中起义反对暴政,改弦更张,如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有的帝王名正言顺,继承大统,如汉武帝刘彻;有的帝王九龙夺嫡,帝路淌血,清世宗雍正;有的帝王受人拥戴,黄袍加身,如宋太祖赵匡胤,还有的帝王残杀亲族,谋朝篡位,如明成祖朱棣。如此多的情况,本文的主人公宋宁宗属于哪一种呢?

  宋宁宗继位的情况比较特殊,宋宁宗的父亲宋光宗据流传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且体弱多病,时常不能处理政事,以至于后来朝政掌控在皇后李氏手中。因为宋光宗当政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朝臣们认为他实在不能在继续当皇帝了。正好后来宋孝宗去世,宋光宗不肯去主持婚礼,大臣们只好请太皇太后吴氏代替光宗举行祭礼。这一件事情发生后,大臣们更有了请求光宗禅位的依据。

  禅位自然要有合法继承人,于是他们先是让宋光宗能选立皇储,上奏说:“皇子嘉王扩,一向仁慈孝顺,应立于储君,以安定人心。”于是宋光宗立了赵扩为太子。

  继承人有了,让后便是禅位之事了。宋光宗坐上皇帝后,一直在担忧会有人抢走他的皇位,自然不可能自己禅位。于是大臣们便想要谋划内禅,而一切成事莫不需要皇室中人的支持。他们看中了太皇太后吴氏,大臣吴琚因而上奏太皇太后,曰:“某人传道圣语‘敢不控竭’。窃观今日事体,莫如早决大策,以安人心。垂帘之事,止可行之旬浃,久则不可。愿圣意察之。”

  考虑到宋光宗当时的情况,以及朝政为李皇后把持后的混乱,太皇太后认为的确应该如此,因此回答说:“是吾心也。”

  于是第二日,太皇太后吴氏召嘉王暨吴兴入,宪圣大恸不能声,对吴兴说:“外议皆谓立尔,我思量万事当从长。嘉王长也,且教他做。他做了尔却做,自有祖宗例。”吴兴色变,拜而出。

  嘉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宁宗听到这个事情了,惊惶欲走,知阁门事韩胄掖早在一旁候着,不让宋宁宗出去。宋宁宗内心交集万分,连忙说:“告大妈妈,臣做不得,做不得。”太皇太后却是不管,直接说:“取黄袍来,我自与他著。”命人取了黄袍来,想要给宁宗穿上。宁宗吓的双手紧紧圈住殿中的柱子,不让太皇太后将衣服穿在他的身上。太皇太后斥责:“见尔公公,又见尔大爹爹,见尔爷,今又却见尔。”“王知宪圣圣意坚且怒,遂衣黄袍,亟拜不知数,口中犹微道”做不得“。”

  就这样,宋宁宗在这样的情况下登上了皇位,而光宗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成了太上皇。

  宋宁宗当皇帝时是迫不得已,而他最终选定继承人也是未能成事。

  宁宗一生共育有九子,但是九个儿子都早夭,于是他只能从宗室过继。他先是收太祖后裔燕懿王德昭九世孙赵与愿为养子,后封为太子,但是赵与愿却英年早逝了。于是他又宋太祖四子秦王赵德芳的八世孙赵竑为养子,后立为太子。这个孩子倒是很得宁宗的心,也活到了成年。不过后来却不是他继承皇位,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赵竑还是太子的时候,对当时权臣史弥远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后来这件事被史弥远派到赵竑身边的奸细得知,并告知了史弥远。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与权力,史弥远便联合当时的皇后杨氏一起,趁宋宁宗重病之时,修改诏书,立赵昀为新帝。

  所以如果按照宋宁宗原本的想法,其继任者应该是赵竑,而不是后来当了傀儡皇帝的宋理宗赵昀。

发布时间:2019-08-18 关注: 来源:七果小故事
历史故事热点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元姑娘简介 元姑娘为什么能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 朱元璋幼时生活 朱元璋所作打油诗为何?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曹丕的皇后是谁?曹丕皇后怎么死的?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所谓英雄配美人。既然英豪不少,那么在那个动荡的时期,自然也少不了与英雄相配的美人了。所以三国英雄不少,美人也多。
  • 关注:103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陶侃搬砖的故事
  • 晋朝有名的陶侃将军,在平定了苏竣之乱以后,因功封了大官,过起了文官似的生活。日子一久,陶侃觉得不能像这样养尊处优,把身体都荒废了。
  • 关注:101
回顶部七果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