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家园
6。承建家园
龙大伟坐了一段路的拖拉机,又坐上班车,到了离省城不远的地方,看到有建筑工地,就下了车。他挑着行李,走进工地,第一眼看到的竟然是岩坨。
岩坨当时在砌墙,龙大伟上前问:“师傅,你们这要木工吗?”岩坨转身,两人一照面,大吃一惊。
龙大伟说:“我还以为你跟着张倩自杀了呢!”
“你才自杀呢!”岩坨顿了一下,告诉龙大伟,“其实,张倩也还活着。”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岩坨说,当时他跟张倩早就想私奔,可始终下不了决心。那天晚上,被民兵一抓,本来觉得一生就这么完蛋了,想不到只被关了一个多小时,龙大伟的老爹过来求情,他和张倩就被放了出来。
虽然被放了出来,岩坨心里却十分害怕。因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呀,如果贫协主席知道了戴绿帽子的事,他不知道会干些什么。所以,两人被逼得下定决心私奔。可是,双双私奔,也许逃不出几里路就会被抓回来。两人反复商量,才想出了趁着贫协主席当天晚上到公社开会的机会,马上行动。
张倩写好绝笔信,又在河滩头留下自己的鞋子,在天还没有亮时,藏到了隔壁大队的后山洞里。岩坨把张倩送进山洞后,白天继续在隔壁大队干泥工活,傍晚到自家四周绕几圈,故意露面给人看看,显示他还在家里,夜黑了再去山洞里陪张倩。过了几天,发现人们完全相信张倩的确投河自尽了,才连夜逃出了山村。
逃出家乡以后,岩坨起初只敢在偏僻的农村找泥工活干。干着干着,他就认识了一个下放青年。这青年一直认为岩坨泥工技术好,回城后,组织了一个知青建筑队,当了队长,就把岩坨也请到了建筑队做临时工。队长人好,又大胆,敢揽活,收益还可以,从县城一直干到了省城。
现在岩坨干的这个工程就是他们知青建筑队承包的。队里正好缺少技术过硬的木工,所以岩坨一口答应跟队长说情,一定能让龙大伟留下来。就这样,龙大伟真的留了下来。
这个工程做完以后,由于国家早前恢复了高考制度,队长和部分知青工人都考大学走了,知青建筑队渐渐名存实亡。
龙大伟和岩坨开始自己揽活,由揽零活到包活干,再到承包工程,成立建筑公司……几十年下来,龙大伟已经成为某建筑集团的董事长,岩坨成了副董。
有一天,元伢子跑来省城跟龙大伟说,上游修水电站,家乡要移民,房子要搬迁。是群迁,还是散迁,父老乡亲们想法不一致:群迁,大家一起建高楼大厦,好是好,可是移民款不够;散迁,山头一户,山脚一户,镇里一户,城里一户,七零八落的,心里都觉得很凄凉。
“群迁,”龙大伟很果断,“建高楼大厦,票子缺口我来想办法!”
得了这个承诺,元伢子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元伢子走后,龙大伟着手制定了一个规划,要把业务扩张到水电站淹没区去。接着,他召开董事大会,董事们认为,规划基本可行。这样,便为家乡“群迁”打下了基础。
会议之后,岩坨把消息告诉张倩,本想让妻子高兴一下,谁知张倩一下子翻脸了,她告诉岩坨,除非河水倒流,否则绝不再回那伤心的地方。
是的,几十年前,批判会让她的心死了;私奔,让她的名字也死了。她为什么还要回到那个地方去呢?张倩说急了,气得甚至要求撤出她和岩坨在公司的全部股份。
在这节骨眼上,可不能让她闹这一出啊!
龙大伟也着急了,帮家乡“群迁”的计划看来要流产。
僵持得最厉害的时候,龙大伟的妻子献上了一计。
妻子說:“如果河水倒流,张倩嫂子就愿意帮助乡亲们建造楼房?这好办!”说着,妻子便给龙大伟说起了自己的主意。
这天一大早,龙大伟组织公司董事们回家乡旅游,岩坨也好说歹说,拉着张倩一起参加了。回乡的路,全程高速。过去二十四小时才能到达的地方,现在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下车后,大家举目眺望:太阳刚刚升起,晓雾弥漫远方。水天相接,碧波荡漾。看了半天,张倩也不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家乡。她跟着大家来到水电站大坝上,看到河水被强行阻断,倒流到一个新的河口时,有人轻声告诉她,这就是家乡——河水倒流的地方!
张倩也被家乡的新变化震惊了,她感慨万千。后来,对帮助家乡“群迁”的事,她也就默认了。就这样,大家意见统一以后,很快就把房子建了起来。
建起了房子,成了小区,那么小区该用个什么名字呢?龙大伟想了想,说:“就叫‘蚕豆家园’!”
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名字?
龙大伟不说,也没有人问。只是看着这个名字,龙大伟、岩坨、张倩、元伢子,还有原来的农科队队长都流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