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年间,国泰民安,河清海晏,万国来朝,一派繁荣景象。忽有一日,武当山上突现五彩祥云,祥云上有一只九尾白狐。人们传言,谁找到九尾白狐,白狐就会赐宝。天降祥瑞自然是好事了,当地的百姓便三五成群,上山寻宝。
这不,当地有三个地痞结伴进山,想要寻得宝物,进献给皇帝,权当讨官的敲门砖。他们三个带足了口粮,在山上细细搜寻起来。也合该他们走运,没走多久,就发现了那只九尾白狐。当时白狐正在拜月,吞吐内丹。三人跪在地上,没敢打扰。九尾白狐慢慢把内丹吸入腹中,发现了跪在地上的三人,尾巴一摇,化作一白发老者。
老者对着三人点头,让他们起来,浮沉一挥,悬空出现一个发着绿光的玉如意。三人愕然,看的直流口水。
”此乃玉如意,得到他的人,能心想事成,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老者手抚长须,指着玉如意说,”国泰民安,天降祥瑞,你们取了,去送给当朝皇帝,权当是我送给他的礼物。“
三人跪地叩拜,磕头如捣蒜,纷纷应诺。老者说完,消失不见了。老者走后多时,三人才缓缓的抬起头来,看着悬在眼前的宝贝,无不欣喜若狂。这宝贝能让人心想事成,可是无价之宝呐,得到后定然成为一方豪杰。
三人的眼中充满了血色,无不觊觎宝贝,想把他据为己有,那还管了老者的嘱咐。他们三个为了争夺宝贝,身材矮小的被人一脚踹下了山崖,摔死了。剩下的两个争斗一番,同归于尽了。
三人死后,玉如意像长了翅膀一样,化作一道绿光飞走了。白发老者一把抓住玉如意,摇头叹息道:三人行则少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一人行,三则疑也。可惜竖子不足与谋,不听吾言反害性命。
“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哈哈——可笑——可笑——”一道洪亮的声音从山下传来。
白发老者满意的点了点头:”一人行,其志一也。此人可为我献宝!“
老者浮沉一挥,飘到那人面前,一看原来是个砍柴的农夫,稽首道:“刚才贫道在上山听闻先生唱经,心中敬佩,特来拜访。”
“道长有礼了!我只是有感而发罢了。”
“我有一宝要进献给当今圣上,不知先生可否愿意,替贫道走一遭呢?”白发老者说罢,手中浮现出玉如意,“只要先生把玉如意,送到皇帝手里,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农夫摆手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先生岂不知,民无恒产,则无恒心?没有一定的财产,如何能保证恒定的志向呢?这是一个让先生脱颖而出的机会呢,为何不为呢?”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农夫说完,转身要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何必出山。更何况,此时献宝无异于锦山添花,于社稷无益,徒受官职,心中有愧。不如归于山林自在!”
“先生且慢!孤阴不生,孤阳不阳。物极必反亦,合久必分啊。此时天下看似太平,可是危机四伏,小人滋生,君子势衰。此时不出山,更待何时?“
农夫摇头道:”一便是二,二便是一,盛世是一分而二,乱世是合二为一。如此,又何必出山亦,一切皆有定数。道长还是另请高人吧,小子去也!“
老者朝着农夫一拜,叹道:”此乃真人也!“
老者说罢,化为九尾白狐,口衔玉如意驾着祥云,飞往都城,自个献宝去了。且说农夫,自那日遇到了老者,不问世事,对儿子传授兵法,带兵之道。儿子要出世为官,农夫怒道:孺子急亦,出则如老夫,有志难伸,归隐山林,时机未到。
儿子问:何时可出?
农夫道:”待到花开最艳之时,那时你的武艺方有用武之地。“
儿子拜服,果如农夫所言,盛世出山当官的儿子,做官一帆风顺,最后竟然封了王。听人说,农夫的名字叫郭敬之,他的儿子名叫郭子仪。郭敬之因壮志难酬,隐居山林,不想遇到了九尾白狐赐宝。本想献宝,可想到自个的遭遇,还是退缩了,反而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不想竟把儿子培养成一代名臣,位极人臣,富贵不可言。
PS:写作背景:故事以地天泰卦变山泽损为蓝本,假设背景国泰民安的唐朝,祥瑞献宝为引线,谈论了出世问题,以及对人性进行讨论。”三人行,则少一人。一人行,则得一友。“这简单而又深刻的话,我们现实生活中何尝没遇到呢?为何呢?猜疑呗。简单的例子就是:合伙的买卖不长久,或者是一个人是条龙,一群人是条虫。其实,君子需要出世的最好时机是盛世,此时小人滋生,纸醉金迷,治中有乱,而乱世是乱中有序,太过残酷了。与其力挽狂澜,不如提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