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有三千个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弟子特别出色,他们师徒之间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子贡是孔子众多弟子中的一个,他自幼聪明好学,孔子多次鼓励他,如果他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习,将来必然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同窗师兄师弟都知道子贡出生在一个小商贩之家,古代社会很瞧不起商人,所以无论孔子怎样夸奖子贡,他们内心里还是看不起他。
一天,孔子出去了,大家又开始贬低子贡,说他就是个愚笨的小商人,再怎么刻苦也不会出人头地,老师之所以那么欣赏子贡,是因为子贡会献殷勤,讨好老师。
子贡反驳说:“虽然我没有出生在书香门第,但我会加倍努力;尊敬师长,助人为乐,是我做人的本分,并不是向老师献殷勤;正因为知道自己愚笨才来求学,相信通过老师的教诲,我会变得聪明起来。”
听子贡这么说,一个叫子照的同学说:“你们家祖祖辈辈都是买卖人,身上充满了铜臭气,你再怎么刻苦也无济于事,将来最多只能给做买卖的父亲打个算盘而已,国家栋梁那是别人的事,你就不必跟着白白浪费光阴了!”
子照的话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就在子照讽刺子贡的时候,孔子从外面回来了,走到学堂门口时,正好听见子照的这番话,他心里非常生气,便板着面孔走进了学堂。
大家见孔子一脸不快地走进门来,已经明白了缘由,他们赶忙一起站起来向孔子行礼问好。孔子让子照第一个背诵近几天来学过的文章。子照胸有成竹地站起来背诵起来。当他背诵到第三篇文章时,孔子的脸色才慢慢和缓下来。
孔子说:“即使你能一口气背诵文章三百篇,不懂得如何做人,又有什么用呢!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出生在什么门第有什么关系?出身门第好的人后天不肯努力,将来同样一事无成,没有出生在书香门第的人,后天懂得努力,又明白怎样做人,那他也一定会有所成就。”
子照嘴上一声不吭,但心里却很不服气,他不相信一个出生在小商家的孩子会有多大出息。
孔子看透了子照心思,没有再说什么,他决定找个机会好好教训他,让他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
时隔不久,孔子带领弟子们郊游,当他们走进一个叫蒲团庄的村子时,发现这里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有做生意的,有耍把式卖艺的,还有闲着没事看热闹的……干什么的都有,热闹非凡。
大家一边走一边看,子照突然指着前面一群吵吵嚷嚷的人说,那里可能发生争吵了,问孔子要不要过去劝解。孔子听子照这么说,立即带大家一起过去观察情况。
师徒们走近围观的人群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农夫和一个商人装束的人在吵架,两人都说驴子是自己的,各说各的理,争论不休,谁也无法说服谁。
农夫口口声声说他是驴子的主人,驴子已经丢失好几天了,商人分明就是那个盗贼,偷了自己的驴子牵到集市上来卖,正好被他撞上了;商人矢口否认,说驴子原本就是自家养的,农夫血口喷人!
二人各说各的理,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却无法判断谁的话是真,谁的话是假。
孔子师徒已经听明白了,孔子说,遇到这样的事情,关键是分辨出谁是驴子的主人,只有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矛盾才能迎刃而解。他问子照敢不敢出面劝解,子照很有把握地说,“只要先生相信弟子,弟子马上前去劝说,弟子自有办法说服他们。”
子照走进人群劝解,农夫坚持说,商人是盗贼,“他偷了我家的驴子,还敢牵到集上来卖,真是胆大包天!请书生给评评理,为我讨回公道!”农夫不但求子照帮他讨回驴子,还要盗贼当众向他赔礼道歉。
子照又问商人。商人也不示弱,坚持说毛驴是他家养的,现在家里急等银子用,无奈之下才忍痛割爱卖驴子,不想却碰到这个无赖,想讹自己的驴子,他请子照主持公道,不能让小人的诡计得逞。
子照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说:“你们两人继续吵下去,吵到天黑也不会有结果。我看你们还是去县衙投案,县大老爷会给你们一个了断,不要在大庭广众面前大放厥词,满口污言秽语,这样有伤风化,也丢了你们各自的颜面。”
农夫不愿意去县衙投案,他认为打官司是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商人也不愿意去县衙,他说家里急等用钱,耽误不起时间,要尽快把驴子卖掉赶回家。
子照无法说服他们,只好悻悻而归,向孔子回话说,那两个人都是山野刁民,不懂礼数,无法跟他们沟通,只有衙门的板子能让他们说实话。
孔子觉得教训子照的机会来了,于是对他说:“既然你无功而返,那么就请子贡替你去试试吧,看看他是如何判定谁是驴子的真正主人。”
听孔子这么说,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了子贡的身上。子贡思忖了一下,向孔子鞠了一躬说:“多谢先生抬爱!子贡愿意前去一试。”
子贡分开人群,来到农夫和商人面前,和颜悦色地说:“你们可愿意请我帮忙了断纠纷?”农夫见又来了个年轻书生,有点不信任他,说:“书生,我知道你是好意,不过我们两人的事说不清楚,我看你还是算了吧,不要为我们白费口舌。”
商人不服气地插话说:“有什么说不清的,这驴子本来就是我的,家里还急着用银子呢,我看这位小兄弟肯定是看出来了,我愿意请他主持公道!”
子贡见商人非常愿意让自己给他们做评判,再次问商人:“既然你信得过我,我就给你们主持公道。那你肯听我的话,不后悔吗?”
商人说,他既然愿意请子贡主持公道,就不后悔。农夫听商人这么说,认为如果自己不同意,倒好像自己做贼心虚,也只好同意请子贡来调解。
子贡见农夫的肩上搭着一条空口袋,就把它借过来,迅速把毛驴的头裹起来。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子贡对商人说:“我来问你,你的毛驴哪只眼睛是瞎的?”
商人当时就一愣,马上说:“是右眼,我的驴子右眼瞎了,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你问这个有什么用?”
子贡说:“你肯定吗?”
商人说:“当然肯定啦,我的驴我还不知道嘛,三年前我不小心用鞭子抽伤了它!”
子贡转过身来再问农夫:“老伯,你说这驴子哪只眼睛是瞎的?”
农夫想都没想,随口就说:“我的驴子两只眼睛都好好的,一只也没瞎!不信可以当众验证。”
子贡又问农夫:“如果驴子的右眼是瞎的怎么办?按我们事先的约定,你必须把驴子还给对方。”
农夫回答说:“如果驴子的右眼是瞎的,我不但不要驴子,还甘愿给他赔礼道歉!”
子贡问清了两人,又请了在场的两位观众当见证人,这才把套在驴子头上的口袋取下来。结果毛驴的两只眼睛完好无损!围观的人一片惊叹。所有的人只注意他们吵架,却没人注意到驴子的眼睛,这一招真是太绝了!
商人根本就没注意过驴子的眼睛,本以为农夫赶驴子耕作,右手扬鞭,伤的必是右眼,于是就说右眼被他打伤。商人的谎言不攻自破,他见事不妙,丢下驴子撒腿就跑,被大家当场拿住。原来,这人根本就不是个商人,而是个惯偷,村里发生的多起盗窃案都与他有关,大家决定送他去县衙定罪伏法。
孔子问身边的子照,通过这件事,是否已经明白生长在优越家庭环境里的人,也必须刻苦努力学习才行,学文,首先要学会做人。“三人同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席话说得子照面红耳赤,羞愧难当,他当场向子贡鞠躬赔礼,两人从此成为了好朋友。